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持續升溫,各大新勢力車企的銷量目標規劃正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近日,各家造車新勢力陸續公布了2025年銷量目標,普遍設定了兩位數以上的目標增長率,部分企業更挑戰銷量翻倍增長。
在這一背景下,鴻蒙智行、小米、蔚來、小鵬、零跑、理想率先公布了2025年的銷量目標,展現出各自的市場策略與發展信心。
三雄逐鹿2025年
具體來看,華為鴻蒙智行、小米汽車及蔚來汽車三家車企均制定了具有雄心的銷量目標,2025年的目標增長率均在100%或以上。鴻蒙智行以125%的目標增長率領跑,將2025年銷量目標定為100萬輛;小米汽車則計劃實現30萬輛的銷量,目標增長率為122%;蔚來汽車將目標設定為翻倍增長,計劃銷量44.4萬輛,目標增長率為100%。
作為新勢力車企中的“排頭兵”,鴻蒙智行在2024年交付新車44.5萬輛,位居行業銷量第二,目標完成率89%。盡管未能完成50萬輛的既定目標,鴻蒙智行仍對2025年充滿信心,提出100萬輛的銷量目標,同比增長高達125%。
鴻蒙智行的“野心”不僅來源于品牌的高速發展,還基于產品的精準定位。其“四界”系列覆蓋22.98萬至150萬元的價格區間,其中高端車型問界M9銷量表現尤為搶眼,均價超50萬元。此外,享界S9更是連續5個月成為40萬元以上純電豪華轎車銷冠。這一系列的市場表現為鴻蒙智行沖刺2025年銷量目標提供了強力支撐。
2024年是小米汽車進入市場的第一年,全年累計交付13.5萬輛新車,超額完成13萬輛的年度目標,目標完成率達103.8%。憑借這一成績,小米成為2024年唯一實現年度銷量目標的新勢力車企。
在此基礎上,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2024年最后一天宣布了“2025年交付30萬輛”的目標,目標增長率達122%。盡管業內普遍認為這一目標偏于保守,多家機構預測小米汽車2025年實際交付量可能突破35萬輛,但穩扎穩打的策略仍是小米汽車在新勢力市場立足的重要保障。
2024年,蔚來汽車累計交付22.2萬輛新車,目標完成率為96.5%,距離23萬輛的目標僅一步之遙。盡管未完全達成2024年目標,蔚來對2025年仍表現出極大的信心,其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斌宣布將銷量目標定為44.4萬輛,實現100%的同比增長。李斌在2024年年底的媒體溝通會上表示,得益于三大品牌的支撐以及市場認可,銷量翻倍的目標是切實可行的。同時,他還透露,內定所設定的目標甚至高于這一數字。
理想汽車目標增長40%
與前三家目標增長率超100%的車企相比,理想汽車、零跑汽車和小鵬汽車顯得更加“冷靜”,但同樣亮點十足。
2024年,理想汽車全年銷量達50萬輛,成為新勢力車企中的領頭羊,目標完成率104.4%。然而,理想汽車在2025年選擇了更為保守的增長策略,將目標銷量定為70萬輛,目標增長率僅40%。這種“安全牌”策略也體現了理想汽車對市場變化的冷靜判斷。盡管增速放緩,理想汽車仍通過穩定的銷量表現占據行業主導地位。
同樣,2024年零跑汽車交付29.4萬輛,以117.6%的目標完成率成為新勢力車企中目標達成率最高的品牌,并位列銷量榜第三。但在2025年,零跑將目標設定為50萬輛,目標增長率僅70%。
小鵬汽車在2024年全年交付19.1萬輛,目標完成率僅為67.9%,表現不及預期。然而,憑借下半年連續四個月創單月交付紀錄的強勁勢頭,小鵬計劃在2025年挑戰35萬輛的銷量目標,同比增長83%。這標志著小鵬汽車在經歷調整后重回增長軌道。
整體來看,六家新勢力車企在2025年的銷量目標中,鴻蒙智行、小米汽車和蔚來汽車展現了“翻倍增長”的雄心壯志,而理想汽車、零跑汽車和小鵬汽車則以更穩健的方式布局未來市場。面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各大品牌將在2025年展開新一輪的激烈競爭。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預測,2025年國內車市零售有望達到2340萬輛,同比增長2%,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零售將突破1330萬輛,同比增長21%,滲透率將達到57%。同時,他預計2024年下半年以舊換新和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力度將非常大,將推動2024年車市零售達到2294萬輛,同比增長5.7%。2024年,各地以舊換新政策對車市銷量的拉動效應日益顯著。如果2025年保持相同補貼力度,預計總體補貼資金需求將超過2000億元,遠超歷史補貼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