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國產車企 “殺瘋了”
回首 2024 年,汽車行業在消費縮圈的 “逆風局” 中,國產自主新能源車品牌簡直 “殺瘋了”!比亞迪手握混動技術與超高性價比兩大 “神器”,一路 “開掛”,銷量突破 400 萬輛,穩穩坐上中低端市場的 “頭把交椅”。小米憑借流量營銷與時尚顏值,在市場中 “C 位出道”,迅速圈粉無數。華為另辟蹊徑,用 “朋友圈” 打法,助力問界系列在中高端市場 “大殺四方”。數據顯示,2024 年國產自主品牌強勢崛起,成功搶占合資品牌的 “地盤”。
2025:智能駕駛成 “勝負手”
展望 2025 年,國產車企規劃了高端化、國產替代、智能化、出海四條 “賽道”,而智能駕駛無疑是其中的 “勝負手”。雖說當下消費者購車時,智能駕駛還不是 “必選項”,但一旦有車企用領先的智駕技術解決出行痛點,它瞬間就會從 “小透明” 變成購車的核心剛需。這既能幫車企在各價格段市場 “披荊斬棘”,又能讓它們擺脫價格戰的 “泥潭”。
智駕平權 “三巨頭”
在推動智能駕駛平權的 “賽道” 上,有三股勢力堪稱 “三巨頭”。
特斯拉作為智能駕駛的 “老大哥”,2024 年就傳出 FSD 要在 2025 年一季度登陸中國和歐洲市場的消息。中國政府也支持其在合規的前提下 “先試為快”。要是特斯拉 FSD 成功入華,那國內智能駕駛技術肯定會被 “激活”,整個行業都得加速 “狂飆”。
以華為、小米、蔚小理為代表的智能化屬性玩家,在智能駕駛領域各展 “神通”。華為憑借強大的研發實力,ADS 搭載量突破 50 萬套,還在積極布局城市 L3 商用試點,籌備推出 ADS4.0,簡直是智能駕駛領域的 “開荒先鋒”。小米把智能駕駛與生態融合作為重要戰略,就像把不同的 “拼圖碎片” 拼成一幅智能出行的美麗畫卷。蔚小理等新勢力更是把智能駕駛當成品牌的 “命根子”。比如小鵬在 2024 年發布端到端大模型,立志在 2025 年實現類 L3 智能輔助駕駛百公里接管,這決心太 “燃” 了。
比亞迪過去憑借智造優勢在中低端市場 “大顯身手”,2024 年發布整車智能戰略,正式進軍智能駕駛領域。雖說目前其智能駕駛滲透率不高,但計劃在未來給更多低價車型裝上自研智駕系統,就像播撒智慧的 “種子”,讓智能駕駛在各個價格帶 “開花結果”。研究機構預測,2025 年各價格帶自主品牌替代合資品牌的市場空間近千萬輛,這對比亞迪等自主品牌來說,簡直是一片廣闊的 “藍海”。
2025:智能駕駛 “大爆發”
從技術發展趨勢看,2025 年智能駕駛將迎來 “大爆發”。當下高速 NOA 已成為眾多車型的 “標配”,2025 年 L2 + 功能有望實現 “質的飛躍”,突破城市 NOA 場景。通過集成高算力芯片,實現行車與泊車一體化,帶動城市 NOA 滲透率超過 10%。這一突破就像點燃 “導火索”,后續 L2 + 功能會迅速普及到各價格段車型,為車企帶來超多增長機遇。
同時,L3 級自動駕駛在 2025 年也將 “閃亮登場”。此前由于技術瓶頸,進展緩慢,但 2025 年車企們都準備在這一領域 “一決高下”。L3 功能有望取代傳統車位到車位功能,成為中高端車型的差異化競爭 “焦點”。AI 技術,尤其是云端和車端大模型,將成為突破 L3 瓶頸的 “金鑰匙”。在 AI 的助力下,智能駕駛有望向 L4、L5 邁進,市場空間巨大,整個智駕供應鏈及整車企業的競爭格局將充滿變數,宛如一場精彩刺激的 “大冒險”。2025 年,汽車智能駕駛領域必將 “風云變幻”,究竟誰能 “稱霸武林”,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