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提問:
廚房怎么做才能更好用?
這大概是絕大多數裝修人都十分關心的問題。
注意,是好用,而不是好看。
很多人在裝修第一套房子的時候,大概率上都馬馬虎虎,連最常使用的廚房也是隨大流地糊弄過去。
真等住進去以后,你才突然發現,這兒不好用,那兒也用著不得勁。
本期內容,獅姐將為你總結櫥柜定制的6大細節,全都是過來人的經驗,照著做準沒錯!
細節一:櫥柜不要盲目選U型
我們在定制櫥柜時,一般都在糾結以下問題:
板材的類型和顏色、內嵌電器的型號、能不能做成U型等等。
關于要不要做成U型櫥柜,獅姐真的有話說。
在設計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好多業主對U型櫥柜真的有執念。
咱們要明白一個道理:
廚房之所以會有U型、L型這樣的說法,依據的是冰箱、水槽和灶臺之間的位置關系,而非櫥柜的形狀。
我們要先確保冰箱、水槽和灶臺之間的距離、位置合理,用著舒服之后,再去決定櫥柜是L型好,還是U型好。
一張口就非得要U型廚房,覺得櫥柜多、臺面大就一定好用,這妥妥的本末倒置了。
同樣布局的廚房,在不同的空間,不同的家里,它的表現是不一樣的。
廚房的家居動線一般是:拿→洗→切→炒,咱們來看幾個失敗的案例:
網友@啵啵:
“廚房過道預留不足,顯擁擠,下方柜子與上面柜子厚度不一樣。”
不是所有的設計師和裝修師傅都靠譜,像是這種低級錯誤,很多業主還是會踩雷。
這位網友可能是對尺寸不太敏感,卡著極限尺寸來做,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網友@Eve:
“5㎡的u型廚房踩雷,洗菜盆沒有放在窗下,u型布局,走道不寬敞。”
這個廚房原本挺大的,但是u型櫥柜+電器柜的存在,再加上深色系柜子,顯得廚房又窄又昏暗。
電器柜還局限了灶臺的位置,總之整體的設計都是亂的。
再看同樣都是5㎡的L型櫥柜,整體感覺變得通透又敞亮,布局結構、家居動線,都是簡單又合理。
細節二:高低臺面不能少
傳統的廚房臺面設計總是統一高度,這樣炒菜時架著胳膊,洗碗時又得彎腰曲背,實在是累的慌。
什么是高低臺?
答:水槽區+備餐區的臺面高,炒菜區的臺面低。
網友@啵唧一個豬:
“7㎡u型廚房布局,顏值實力并存,快來抄作業吧。”
其實,關于櫥柜臺面高度的計算,行業內一直有個通用公式:
身高測量法:
「做飯人身高÷2+5cm」
還有個肘高測量法:
高臺面=肘高以下100mm~150mm,高低臺面之間相差60mm~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