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5日,教育部發布公示,湖北擬新增2所本科高校。一所是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升格為“武漢職業技術大學”,另一所是新設立“湖北三峽航空學院”。
這幾年隨著全國高考人數高位增長,各地新辦大學的熱情也持續高漲,各種民辦高校,以及地市籌辦的公立高校紛紛設立,湖北很多地市甚至是縣市,都在紛紛引進大學。
01
湖北各市爭搶新高校
湖北縣市爭搶高校,是從獨立學院轉設開始的。隨著國家關于獨立學院轉設指導意見的出臺,武漢眾多辦學條件較好的獨立學院,開始了轉設。
這些高校大多由民營企業舉辦,周邊的縣市紛紛開出優惠條件,吸引高校落地,武漢周邊的縣市尤其搶手。比如咸寧嘉魚、黃岡紅安等地,就連稍遠的孝感大悟、荊門京山等縣市,也有搶到了一些高校資源。
地級市在這一塊的爭搶就更激烈了,襄陽表現尤為積極。襄陽的城市規模和經濟實力,都是湖北第二城,但是高教實力不強,所以在拼命補齊短板。這幾年襄陽先后引進了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211高校。
還有一些地市在積極發力新大學籌建。比如剛公示的湖北三峽航空學院,就是宜昌市籌建多年才成功的。
荊門同樣不甘示弱。其實早在宜昌之前,荊門就準備籌建航空學院,發展通用航空產業。后來估計是因為辦學實力不夠,才組建了一所荊門通用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同時荊門還在積極探索引入武漢的新高校。
恩施在籌辦武陵山康養學院,黃岡籌辦李時珍中醫中藥學院。孝感市引入武漢輕工大學,投資42億元建設新校區。隨州市也喊了很多年,要籌辦本科高校。
這幾年湖北大部分地市,都有引進新大學、籌建新高校的想法,作為湖北高教第二城的荊州,在這一塊似乎沒有什么動作,這又是為何呢?
02
荊州為何不引進新大學
跟湖北其它地市不同的是,荊州高教資源很豐富,是湖北高教第二城,而且正在建設的“荊州大學城”也是湖北地市里唯一的大學城。
周邊地市在高教上發力,荊州其實也沒有閑著。這幾年荊州主要是完成市內高教資源的整合,以及改善軟硬件辦學條件。
繼20多年前合并組建長江大學之后,荊州近幾年又整合組建新荊州理工職業學院,同時也新辦了一所長江藝術工程職業學院。
建設了長江大學新校區、荊州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荊州理工職業學院新校區、長江大學文理學院新校區、荊州學院新校區等,可以說荊州高校建設成果斐然。
有網友認為,這幾年荊州主要精力放在“優化存量”,更應該“引入增量”。那么荊州為何不引進新大學呢?其實這是客觀條件的必然!
荊州這幾年在高校建設的投入上,遠高于其它地市,尤其是荊州大學城的建設,更是超大手筆。
引進新大學,現在基本都是“交鑰匙工程”,由地方配套建設校園,一所大學動輒投資數十億。但是國家這幾年嚴格控制大學異地辦新校區,從其他地市引入新高校的情況來看,并不是太樂觀,校區利用率很低,長期閑置,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荊州市優化存量,積極推動湖北中醫高專、長藝等高校升本,是明智之舉。等到荊州大學城規模已現,異地辦學政策明朗之后,荊州已經搭建好的“科創大走廊”這個平臺,自然能吸引優質的新高校入駐,這樣更契合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