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4年半年銷量成績單公布,今年行業競爭格局的變化已經顯而易見。比亞迪龍頭地位難以撼動,吉利、長安、奇瑞均延續了去年的強勢,眾多合資品牌仍然處于不利的境地。而新勢力方面,雖然賽力斯半年銷量尚可與理想一戰,但“華為”光環大為減弱之后,為下半年的表現留下了太多不確定因素。
價格戰下庫存升高利潤降低
僅兩成經銷商完成半年任務
根據乘聯會最新零售銷量數據統計,6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達176.5萬輛,同比下降6.8%,環比增長3.1%;1-6月份累計銷量983.9萬輛,同比增長3.2%。
具體到各車型大類,轎車6月份銷量為78.9萬輛,同比下降12.1%,1-6月銷量448.2萬輛,同比下降1.6%;SUV 6月份銷量為89.1萬輛,同比下降1.8%,1-6月銷量487.7萬輛,同比上升9.6%;MPV6月份銷量為8.4萬輛,同比下降5.1%,1-6月銷量48.1萬輛,同比下跌8.1%;新能源車6月份銷量為85.7萬輛,同比上升28.8%,1-6月銷量411.3萬輛,同比增長33.2%。
6月,多地進入農忙季節,天氣炎熱、南方多雨等季節因素對經銷商集客、成交有不利影響。在“以舊換新”政策的激勵、端午假期的助推,以及“618”大型促銷活動的共同作用下,再加上經銷商的半年沖量策略,6月經銷商庫存增加,成交價格繼續下探,盡管車市銷量環比略有上升,但經銷商經營狀況繼續惡化。
從短期來看,“以舊換新”政策對車市的推動作用尚不明顯。根據各地經銷商反饋,僅有不到20%的消費者進店咨詢相關政策,且實際成交的比例更是不足10%。大多數經銷商表示,目前仍以政策宣傳為主,少數經銷商認為政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綜合預計,6月乘用車終端銷量與上月相比小幅上漲,在175萬輛左右。
臨近半年任務考核節點,經銷商庫存水平上升。為了沖擊半年度任務目標,經銷商“以價換量”現象較多,新車價格下探嚴重,裸車毛利較低。調查顯示,經銷商上半年銷量任務完成情況分化明顯,其中,18.4%的經銷商已完成任務,34.8%的經銷商任務完成率超八成,而有13.5%的經銷商完成率不足五成。
“銷冠”比亞迪領先地位難以撼動
剛上市的秦L6月就賣了超兩萬臺
在燃油車、新能源市場受到夾攻的情況下,近年國內汽車銷量榜單上,越來越多合資品牌只能起到背景板作用。包括南北大眾、豐田在內的頭部合資品牌半年銷量均出現負增長。
而在幾個銷售體量較大的自主品牌中,“銷冠”比亞迪半年的領先地位已經難以撼動。乘聯會數據顯示,比亞迪6月份零售銷量為28萬輛,同比上升21.1%;2024年上半年累計零售銷量達到138.85萬輛,同比增長20.3%。比亞迪官方公布的數字顯示,王朝+海洋6月共計銷售324838輛,同比增長35%。6月份比亞迪銷量超過銷量兩萬輛的車型就有7款,其中比亞迪宋系列車型的月銷量超過7萬輛,而剛剛上市秦L的銷量也超過了2萬輛。
可以說,各個細分市場基本上都有爆款車型布局,而且保持穩定的訂單數字,使到比亞迪能夠在累計銷量上與競爭對手們拉開了差距。在乘用車出口方面,比亞迪6月完成26995輛的成績,同比增長156.2%。上半年比亞迪出口累計銷量為20.7萬輛,同比增長1.6倍。
吉利“高調”上調年度目標
賽力斯下半年能否保持強勢有疑問
乘聯會數據顯示,6月份,長安汽車零售銷量為8.78萬輛,同比下跌25.6%;1-6月累計零售銷量為65.08萬輛,同比上升3%。長安自主品牌新能源6月銷量63586輛,自主品牌海外銷量20.32萬輛,同比增加74.85%。
而在幾個同為民營性質的自主品牌車企中,吉利汽車也是目前除比亞迪以外國內零售量最高的自主品牌。該品牌上月零售銷量為13.07萬輛,同比上升17%;上半年零售銷量達到75.89萬輛,同比上升35.6%。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汽車在新能源車企排名中,上月銷量也以4000多臺的優勢力壓特斯拉。同時,以1-6月累計零售銷量30.63萬輛的成績,一舉超過了對手,這也使到吉利“高調”地將全年銷售目標上調5%至200萬輛。
雖然奇瑞集團目前半年國內銷量排名仍然位于吉利、長安后面,但它可以稱得上“進步最快”的自主品牌車企。上月該品牌零售銷量為9.15萬輛,同比上升53.6%,半年零售銷量為49.92萬輛,同比增幅更是達到了71.2%。奇瑞上半年新能源車零售量僅為3萬輛,只排在第九位,出口方面卻領跑中國品牌。奇瑞上半年累計出口量達53.2萬輛,同比增長29.4%,比國內零售銷量還要高。
車企新能源銷量方面,除了吉利半年零售銷量超過特斯拉成為一個亮點,造車新勢力中,理想、賽力斯的頭名之爭也相當膠著。只不過,被華為“劃清界限”的賽力斯,下半年能靠自己的品牌影響力保持多少訂單數量,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