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一下,當你坐上一輛出租車時,駕駛位空無一人,車子卻能自動為你導航,并安全地把你送往目的地。
在北京、深圳、武漢等地,由百度Apollo提供服務的“蘿卜快跑”,已經面向公眾常態化試運營,開展全無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與測試。
這不禁讓人期待,大規模無人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如今,這一進程正在提速。
日前,工信部公布的“車路云一體化”首批試點城市名單,加速了人們對無人駕駛的期待。其中,杭州聯合德清、桐鄉以聯合體形式入選。
工信部網站截圖
無人駕駛與我們常說的自動駕駛并不是一件事。自動駕駛共分為L0到L5六個等級,無人駕駛是其中的最高級,可以完全自主地完成全部的動態駕駛任務。
我們在新能源汽車駕駛過程中常見的定速巡航、自動換道、自動泊車、自動跟車等功能,只能算作自動駕駛的初級、中級階段。
而要實現無人駕駛,不只需要汽車產業自身的努力,同時還需要城市的配套,比如基礎設施、政策、算力支持等。這也是開展“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的重要目的。
聯合入選的杭州、德清、桐鄉,無不在上述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基礎。
今年5月1日開始,《杭州市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促進條例》正式生效,杭州成為全國首個為智能網聯車輛上路立法的省會城市,也是全國首個為低速無人車立法的城市,能為智能網聯車輛上路通行提供堅強的法律保障。
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和工業大市,桐鄉擁有合眾和戴德隆翠兩個整車制造企業、百度阿波羅生態基地等200多家汽車產業配套企業,還有“烏鎮之光”超算中心的算力資源和多個互聯網平臺的加持。
再看德清,作為全國首個以縣域為主體創建的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測試場景豐富且條件成熟,是浙江省唯一同時滿足單車智能和智能網聯測試的公共測試場。目前當地正積極布局的智慧公交、智慧停車場、低速無人車等應用場景,有助于探索更多可持續發展的商業化運營模式。
疊加三地優勢,浙江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發展,將有助于為全國形成標準統一、數據互通、跨域融合的創新模式,共同打造國家“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樣板。
來源:視覺中國
“車路云一體化”除了給城市建設賦能、為市民提供生活便利外,背后還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機遇。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措施之一就是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業界對自動駕駛的探索主要著眼于單車智能,后來發現該路線存在許多局限,比如會面臨大量極端工況、行駛安全無法保證等。
因此,打造“聰明的車”不是終點,還需要打造“智慧的路”,布局“強大的云”。
“車路云一體化”被認為是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和制高點——
通過高精度地圖、傳感器、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實現人、車、路、云之間的信息交互和協同工作,實現對車輛行駛環境的全面感知和智能決策,使車輛的行駛更加安全、高效。
當下,全球各地紛紛入局智能網聯汽車賽道,大家看中的不光是車,更是整條產業鏈。
來源:視覺中國
這條產業鏈,涵蓋了從基礎設施建設到上層應用服務的多個環節,需要車輛及其他交通參與者組件,比如雷達、傳感器、通信設備、和車載計算機等;
離不開基礎設施設施組件,比如由攝像頭、監控設備、通信設備等;
更少不了云組件,對接收到的數據進行存儲、處理和分析等。
“車路云一體化”作為智能物聯和高端裝備兩大產業生態圈集合體,正是浙江“415X”產業集群的培育發展重點。
浙江已經具備一定產業基礎。比如,擁有一批以阿里為代表的互聯網科技企業,能夠提供車路協同所需的信息化服務;以均勝電子為代表的汽車供應商,可以在車路協同領域提供車載設備和系統集成服務;以吉利為代表的智能網聯汽車制造商,可以借助車路云協同技術來提升車輛的智能化水平。
而“車路云一體化”的應用,可以實現車輛行駛、交通運行安全和效率等綜合提升,有利于應用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汽車規?;l展,帶動汽車零部件技術升級,進一步強化現有供應鏈或產業積聚。從而實現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產業基礎疊加試點效應,浙江在“車路云一體化”上爭先發展的機會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