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流,2024年已圓滿落幕。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下,信息通信業扎實推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實現了高質量發展。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在科技變革日新月異的浪潮中,我國ICT產業將迎來諸多新的發展變化,如人工智能加速普及,AI終端、智能體迎來大發展,開啟發展元年;5G-A技術走向集成化,通感智融合拓展應用新空間;6G標準國際認知趨同,應用場景逐漸清晰;低空經濟步入發展“黃金期”,全球低軌星座加速組網等。
為了緊抓時代發展機遇,把握產業發展趨勢,洞察未來發展路徑,通信世界全媒體作為ICT產業推動者,特推出了“趨勢2025”專題,全面分析、預測2025年ICT產業發展趨勢,以期推動ICT高質量發展。本期邀請的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5G應用創新中心副主任杜加懂。
5G超高清視頻、5G云游戲、5G“富媒體”,一系列融合應用全面刷新個人體驗;“5G+工業互聯網”項目達到1.5萬個,“燈塔工廠”“未來工廠”不斷涌現,為新型工業化提供新動能;5G在全國25個主要沿海港口中應用比例達92%,在20強煤炭和鋼鐵企業中的應用比例分別達到95%和85%……
2024年,5G賦能千行百業、服務千家萬戶不再是紙上談兵。面向2025年,5G行業應用發展又將迎來哪些趨勢?近日,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采訪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5G應用創新中心副主任杜加懂,他為我們總結了2024年5G應用發展的兩個“轉變”,展望了2025年的發展趨勢。
2024年5G應用發展可用兩個“轉變” 來精準概括。杜加懂認為,第一個“轉變”是 5G從創新驅動向商業驅動轉變,第二個“轉變”是從建設向運營轉變。
目前我國5G行業虛擬專網數已達到4.5萬個,5G應用項目數超過10萬,實現了全國300多個地市的全面覆蓋。隨著5G網絡與各行各業融合,已經初步構建了一張行業的5G“打底網”,如何在這張網上如何疊加更多的應用,實現應用規模化,如何構建新的網絡運營模式,形成商業正循環,成為5G應用探索的重點。
2024年5G應用規模化發展亮點紛呈,整體來看,5G應用規模化發展“由成熟到新興,由大到小,由線到面”。
在應用領域方面,5G行業應用場景從成熟到新興領域,展現出三大亮點。
一是行業新,在第七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中,5G應用拓展至低空、海洋、應急、環境保護等新興行業,且新興行業獲全國一等獎占比約50%,為各行業發展注入全新活力。
二是應用新,在長江、黃浦江等地,借助5G-A與河道原有雷達、AIS系統結合,實現對船只、沿江重點區域及橋梁的精準感知和高效管理,諸多創新性應用不斷涌現。
三是技術新,5G-A、AI、5G LAN 等新技術被廣泛運用,如江蘇立訊精密項目采用5G-A+AI實現具身機器人,助力工廠培訓智能化,節省大量人力成本,推動了生產與管理模式的革新。
從大到小,是指5G應用從大企業到中小企業拓展。杜加懂表示,小企業整體改造難度高、成本大,如何實現大企業向中小企業拓展一直是5G應用規模化發展的難題,現在找到了答案——單點成熟系統復制成為主流。例如,5G+AGV、設備巡檢等解決方案,都實現規模復制。河南煤礦“小快靈”項目成功將5G在礦山應用的單系統推廣至中小礦山,降低了中小企業的改造難度和成本,使得5G應用的受益面不斷擴大,為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從應用方面來看,之前5G應用多基于“線狀”系統創新,在工業、礦山、港口、電力、醫療等領域形成了一批“線狀”的解決方案,如5G全流程質檢體系、5G無人倉儲系統、5G遠控系統、5G+設備巡檢、5G+能源管控等。2024年則實現了從線到面的跨越。一方面,在企業內部,如福建柒牌5G工廠,拉通各環節構建柔性生產體系,實現5G各個系統的融合聯動;另一方面,從一個企業擴展到一個行業的復制,例如大唐熱電的5G方案不斷復制推廣到了湛江燃煤電廠、汕頭海上風電、粵西光伏站場,真正做到了將單點成功經驗拓展至整個行業,推動了行業整體的數字化升級,提升了行業的整體運營效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