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寄托著學子的夢想;教育,承載著家庭的希望;教育,背負著一個地方的未來。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事關發展之本、和諧之要、民生之基。
![以“奮進之筆”書寫“教育答卷”——2024年鹽城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綜述](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5/0114/15050130K0.jpg)
開學第一課上,師生傳遞巨幅國旗表達愛國心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教育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堅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錨定“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目標,牢牢把握教育“三大屬性”,深入實施高質量發展“八大行動”,在強黨建、正風氣、優質量、提素質、保安全、抓重點、破難題等方面下功夫,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獲得感不斷提升,全市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嶄新步伐。
聚焦強基固本 加強黨對教育工作全面領導
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鹽城教育系統通過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全面提升黨建工作質量、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等舉措,以黨建引領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強化黨建制度建設。推進全市教育系統黨的建設制度化,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每月召開局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常態化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落實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改革,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指導基層學校黨組織強化中心組學習,落實“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等制度,推動機關黨的組織生活正?;⒁幏痘?、制度化。加強黨員和先進骨干教師的雙向培養,注重把黨員培養成骨干教師,把骨干教師發展成黨員。
強化黨風黨紀建設。抓實黨紀學習教育,引導教育系統廣大黨員干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深入開展教育系統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緊盯“校園餐”管理不規范等重點領域,統籌推進集中整治工作。從嚴從實抓好市委巡察反饋問題整改,以案促廉,讓黨員干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不斷凈化風清氣正育人環境,營造干事創業氛圍。
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充實機關、學校后備干部隊伍并加強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建立教師滾動培養機制,持續推進“五級梯隊”培養,不斷提升教育系統人才隊伍整體素質。2024年全市教育系統1名教師榮獲黨中央、國務院表彰,1名教師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個集體、4名教師獲教育部表彰,2人當選“2024江蘇教師年度人物”,11人榮獲江蘇省模范教師,新增教育部“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2024—2027)”名校長人選1人、“蘇教名家”培養對象4人、省教學名師18人、省“四有”好教師團隊6個。
聚焦鑄魂育人 構建立德樹人新體系
![以“奮進之筆”書寫“教育答卷”——2024年鹽城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綜述](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5/0114/15050143581.jpg)
“行走的思政課”走進建湖
2024年12月,“穿越時空的對話”全市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展在新四軍紀念館舉行; 在2024年秋學期全市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主題“開學第一課”活動中,全市中小學生同上一堂思政課,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行走的思政課”先后走進東臺、大豐、建湖等地,進一步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思政課教學方式……
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2024年以來,鹽城教育系統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鹽城考察重要指示精神,用好新四軍歷史生動教材,扎實開展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上好“開學第一課”,組織開展“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教育實踐系列活動、“行走的思政課堂”系列活動,牽頭舉辦“穿越時空的對話”全市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展,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中,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圩?rdquo;。
為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鹽城教育系統以“立德”為根本,以“樹人”為核心,落實“五育并舉”,推進“雙減”落地,推動育人育才統一。在持續推進“雙減”政策落實的過程中,圍繞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進一步優化作業設計,深入推進“5+X”“7+X”社團建設,全面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全市共有7個“雙減”工作案例在全省范圍推廣。扎實開展校外培訓治理“攻堅提升年”行動,嚴把準入審批、嚴控日常監管、嚴守培訓安全,切實減輕學生校外培訓負擔,讓孩子們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鹽城教育系統持續深化“潤心”行動,構建學生心理健康全過程防護體系,進一步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依托市、縣、校三級家長學校,用好“鹽城好爸媽”線上平臺,每月發布家教課程,不斷提升家教實效。
鹽城教育系統持續推進新高考、新課程、新教材整體聯動,加快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努力實現“面向大多數、惠及大多數”的辦學育人目標。2024年高考該市成績穩步提升,五大學科聯賽獲3金2銀,2人入選國家集訓隊。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正是這種春風化雨式的教育,精心培育著一棵棵幼苗長成大樹,走向更開闊的人生。
聚焦擴優提質 各類教育優質協調發展
![以“奮進之筆”書寫“教育答卷”——2024年鹽城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綜述](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5/0114/15050140022.jpg)
市家長學??傂C吭峦瞥鰧n}課堂護航青少年成長
2024年以來,鹽城教育系統圍繞“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一理念,持續打好教改“組合拳”,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從職業教育到普通教育,確保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在家門口“上好學”。
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省優質園覆蓋率81.68%,公辦及普惠民辦園覆蓋率90.59%,射陽、建湖、阜寧、鹽城經開區等地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創建通過省級現場評估,建湖代表江蘇接受教育部現場評估。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出臺《深化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的實施意見》,東臺獲評省級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并通過國家督導評估認定,亭湖、大豐獲評省級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
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推進“縣中振興”“一校一策一案”明確學趕目標,鹽城中學獲評省首批高品質高中,東臺中學、射陽中學、市第一中學獲批新一批省高品質高中創建單位,濱海中學獲批省高品質特色高中創建單位,4所高中接受省四星級、三星級高中現場評估,全市四星級高中覆蓋比例達到60%。
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出臺《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推動全市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聚焦“5+2”戰略性新興產業和23條重點產業鏈,補齊緊缺專業,全市中職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契合度達91.16%。鹽城技師學院選手奪得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電氣裝置項目金牌,在2024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總決賽爭奪賽中,該市學子榮獲中職組4金、1銀。
高等教育內涵提升發展。出臺《支持鹽城高等教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新建鹽城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并于2024年秋學期招生。推動市廳共建鹽城師范學院,助力鹽城師范學院加快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師范大學。
特殊教育、專門教育協同發展。推進市九校辦學相關機制,擴大招生規模。推動各地辦好輟學未成年人集中教育點。推進市區“特教班”布點工作,著力解決特需學生家長“接送難”問題。
鹽城持續加大教育投入,進一步助推全市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增加財政教育投入,積極向上爭取專項資金,設立專項經費,激勵教師干事創業熱情;鼓勵擴大社會投入,深化集團化合作辦學,鼓勵各地各校建立教育發展基金,注冊成立鹽城市鹽中教育發展基金會;扎實推進民生實事,實施教育重點工程項目66個,全部按序時進度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市九校二期、新建六合路學校按期投入使用,鹽實高二期工程、經貿職業學校二、三期工程等市直學校重點項目有序推進。
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時代所需、人民所盼。“在鹽城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全市教育系統將秉承‘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凝心聚力、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真抓實干,以‘奮進之筆’努力書寫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答卷’,為譜寫‘強富美高’新鹽城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鄭榮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