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后,春節的氛圍逐漸逼近。各大快遞企業紛紛公布“春節不打烊”服務方案,以滿足消費者在節日期間的物流需求。
近日,國家郵政局局長趙沖久在2025年全國郵政工作會議上介紹,202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到1745億件、快遞業務收入1.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13%。
正如趙沖久所說,2024年,快遞行業在無人配送方面產生了明顯突破,行業應用無人車近千輛、無人機超300架,實現無人機配送快件近300萬件。與此同時,開展行業碳排放量試算和結果運用,推廣光伏發電項目,全行業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保有量超7萬輛。
工作人員在流水線上分揀快遞包裹 新華社發
2025年,我國郵政快遞業仍將繼續保持穩步上升態勢,快遞業務量預計將達到1900億件、快遞業務收入將達到1.5萬億元。在保持增量的步調下,2024年我國快遞物流行業也在跟隨“時尚趨勢”發生改變。
無人配送的風吹到了快遞圈
縱觀2024年,在快遞業務量大增的同時,快遞物流行業也出現了更多科技與狠活。
其中之一就是無人配送的布局加速。2024年,無人機的常態化與商業化運營逐漸成為可能,航空配送正在從傳統的陸運模式中脫穎而出。同時,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無人車參與快遞派送,極大地緩解了末端配送的一系列痛點。
事實上,早在2022年5月,順豐同城就在深圳試點上線了無人機急送服務,采用“同城急送上門取件+豐翼ark40無人機運輸+同城急送直取直派”的運輸方式。受限于場景與技術,當時只能在封閉場景內小范圍使用。2024年作為“低空經濟”元年、“自動駕駛”元年,和“元年”相伴而生的自動與無人迅猛發展,物流行業的無人配送也隨之有了新突破。
2024年以來,順豐旗下豐翼科技無人機、美團無人機等企業在不同地區陸續開辟了多條無人機運輸航線,涉及同城、跨城等運輸場景,既有C端個人對個人的訂單,也有B端商戶即時配送給個人的訂單。
無人的故事不僅在天上,地面同樣。2024年不少快遞網點和社區都多了無人車的身影。順豐同城2024年加速布局無人配送技術,在多個城市推進無人車配送試點與投產,圍繞“最后一公里”業務,重點探索無人車在同城接駁與網點集散的運營模式。
菜鳥在全國多地的無人車運營已在實際業務中獲得了成功,2024年以來,菜鳥在全國多地的公開道路上開展無人車運營。菜鳥相關人員表示,使用無人車后,派件員的工作效率得到明顯改善,同時降低了人力成本和配送供給壓力。
不可否認的是,越來越多的無人車參與快遞派送,極大地緩解了末端配送的一系列痛點。根據業內分析,無人車將在未來3-5年內年增加到20萬輛,從而在降低運輸成本、提升配送效率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快遞企業進一步發力智能化、自動化分揀設備,提高分揀效率,減少包裹損壞和丟失的情況。與此同時,在數字化轉型的大潮中,快遞業也在加速向智能化、自動化邁進。從無人倉庫到智能分揀,從物流無人機到自動化配送車,科技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成本。
港澳窗口成為話題中心
據國家郵政局消息,2024年,我國快遞企業加快推進快遞出海,加強樞紐中心建設,累計建成境外分撥中心297個,海外倉333個。強化干線運輸能力,新增中國南京—盧森堡等洲際快遞貨運專線,累計開通16條中歐班列運郵線路、25條海運郵件專線。
跨境物流線的迅速發展,主要是基于跨境電商業務的進一步爆發。這一點從資本市場表現上也得以窺見。繼極兔登陸港股后,2024年,順豐在香港完成二次上市,順豐同城進入香港,豐巢也開啟了沖擊港交所的IPO步伐。
資本市場的信息,來自于實打實的訂單數據。近年來,一到年底購物季,海外地區來自中國的包裹大量增長。據市場研究機構GFK,2024年Temu、SHEIN、阿里速賣通等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向歐盟國家發貨約40億件。
當然,在物流出海的故事里,各家物流企業也都有自己的差異化路線。菜鳥擅長的,是強強結合。2024年,菜鳥、沙特航空貨運公司和全球飛行服務公司在列日機場正式啟動了戰略合作,旨在優化全球物流運營的效率,特別是中東和歐洲市場。同時,立足本地特色,菜鳥推出了西葡全境電商包裹兩日達經濟型物流產品和中西雙語客服支持,幫助當地電商賣家以更低的成本尋找年末商機。
京東和順豐,則依托于自有的國際專線和分撥中心。2024年12月,京東物流發布了2025國際一體化供應鏈戰略,提出將全面推進全球倉網、快遞網、航空網“三網并起”,構建海外倉配“2-3日達”時效圈,并進一步擴大“快遞通全球”服務范圍。
有意思的是,作為國際物流的窗口地,港澳正在成為各大物流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2024年9月底,京東宣布將進一步加碼香港市場布局,面向香港地區用戶推出自營滿299元免運費送上門服務(免運10kg),最快次日達。
據了解,目前,京東快遞在香港、澳門提供送貨上門、夜間攬派、同城快遞最快4小時達等服務,反哺京東港澳單量增長。2024年10月,淘寶聯合菜鳥推出限時滿額包郵到港服務,消費者購買平臺上帶有相關標識的商品,可免運費包郵到港,同時菜鳥自提點增加了跨境退貨的服務。
完善和標準化的快遞末端收寄體驗,成了物流企業切入香港市場的關鍵。次日達、送貨上門、夜間取件、免上樓費……從體驗、時效多個維度,這些內地消費者享受到的常態化物流服務,港澳都在逐步擁有。
電商變局利好快遞量與利
2024年“雙11”,阿里京東旗下物流互相“拆墻”,成為備受討論的業內焦點。隨著京東物流接入淘寶天貓、菜鳥全面接入京東平臺,兩大平臺旗下物流全面“破壁”,意味著物流服務體驗進一步多元化。業內人士表示,行業有望在充分競爭下提高服務質量,擺脫同質化和低價競爭的泥淖。
申請退換貨時,消費者無須承擔郵費——已推出14年的電商“運費險”,2024年多次被輿論熱議。隨著“運費險”在各類電商平臺普及,消費者退換貨量變大,多位快遞從業者表示,2024年所在網點的退貨件(逆向件)和散單件增長尤為明顯,成為提升市場份額的重要來源。
在業內競爭激烈的同時,各大快遞公司紛紛意識到服務依舊是第一位的。運費險和“7天無理由退換”成為商家店鋪減少消費者顧慮、提升銷量的重要工具,也變相增加了快遞行業的訂單量。極兔速遞高管在財報業績電話會上介紹說,2024年上半年日均逆向件和散單件約250萬單,這兩類的業務量相比之前翻倍。順豐高管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中直言,2024年上半年時效件增量一方面就來自于退貨件市場份額的提升,借助散收能力持續搶奪在頭部各大電商平臺退貨業務份額,其中在個別平臺的退貨分單份額已占到70%-90%。
據業內人士稱,退單件屬于逆向散件。快遞行業攬件利潤高于派件,攬件類型中,散件(即C to C個人寄件)是快遞件中利潤最高的一種,以往在商務場景中最為普遍,被視為拓寬利潤的重點渠道,件量提升進一步攤薄成本,快遞網點能獲得更多議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