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工程師測評小米SU7:整體水平中偏上,軟實力需提升](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705/1424011F00.jpg)
一輛汽車大約有2萬個獨立不能拆解的零件,能將如此多的零件集成在一起并且保障功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車企擁有非常完善、嚴謹的開發體系和成熟的研發團隊。對于剛跨入汽車行業的企業,初期開發的產品都會因為體系完善度和團隊經驗缺乏的問題,導致推向市場的產品存在一些質量或者安全缺陷。
以國內造車新勢力為例,推出的第一款車型都在車質網和各大汽車論壇上被用戶爆出過各種質量或產品體驗不佳的問題。所以當小米推出第一款車型SU7時,對于它的完成度和質量可靠性,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抱有一絲疑惑。帶著這份疑惑,筆者試駕了小米SU7,車型版本為800km四驅超長續航高階智駕Max版。
試駕完整體的感受是SU7是一款完成度很高的車,實車駕駛質感,設計質感、工藝質感都好于國內新勢力開發的第一款車。整車最大的優點在于動力性和車機,動力方面電機參數高,動力性好,動力響應快。車機性能流暢,米家生態圈功能豐富且強大。底盤對車體的控制很緊湊,路面振動過濾感較好,沖擊感和余振控制較好。缺點主要集中在舒適性體驗方面,怠速空調鼓風機聲音很大,方向盤和車身地板會產生共振,壞路行駛內飾有多處異響,人機進出性表現差等等。
01
動力性上不止是參數上強大
整車的百公里加速已經達到2s級,實際駕駛體驗上也比同級別的Model 3、極氪007、小鵬P7i等車型動力性上更強悍。整車運動屬性整體表現優秀,動力響應快,且有很好的持續性,高速再加速能力很強,車速可控性較好。換擋平順性良好,能量回收介入延遲較小,且能量回收、動力響應、前后驅動力分配比例可無極調節,駕駛調節可玩性強。
![資深工程師測評小米SU7:整體水平中偏上,軟實力需提升](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705/14240114401.jpg)
當然它的動力性調教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運動模式加速踏板前后段加速感不均勻,整體駕駛舒適性表現一般,起步和低速存在頓挫和聳動,運動模式加速沖擊較大,低速勻速或小油門加速時,動力輸出不穩定,車輛前后小幅竄動。當然,這也不算是大的問題,畢竟幾乎所有“性能車”在運動模式下都很難去兼顧平順性,時刻向往前“竄動”才是正常表現。50萬以內的性能車橫向對比,SU7的動力性整體來說屬于高分水平。
02
底盤乘坐舒適性優于同級新勢力
整體偏運動風格,底盤對車體控制很緊湊,制動停車縱向竄動控制差,其它良好;整體路面隔振過濾感較好,瀝青修補路等觸感稍強、前軸地板及前排座椅輕微中高頻振動,破損路上方向盤及前排座椅振動稍明顯;整體沖擊感良好,余振控制較好。底盤在乘坐舒適性方面的表現要優于小鵬P7i、極氪007。
![資深工程師測評小米SU7:整體水平中偏上,軟實力需提升](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705/14240163112.jpg)
在日常操控體驗上,變道和快速過彎時車身姿態控制得比較平穩,側傾相對小,制動性能好,整體操控會給人很強的駕控信心。但座椅的側向支撐性不好,雖然有側翼電動調節,但調節范圍有限,側向支持包裹感不足,實際積累駕駛時很雞肋,更像是一種心理安慰。跟它不到3s破敗的加速度和超過260km/h的極速動力性比起來,SU7的底盤調校只能說更偏向“買菜”屬性,不能因為動力強悍就去下賽道,如果真想拿S7去下賽道,建議整套剎車系統都換成耐磨和耐高溫的配件,也期待小米后續能開發出下賽道的官方高性能套件。
03
整車NVH差強人意
屬于SU7整體競爭力最弱一環
整車風噪、路噪相對表現良好,但是怠速狀態,空調三擋風以上鼓風機就很大聲,空調6擋風以上方向盤會振的手發麻,8擋風以上整車振動發麻明顯,方向盤振動嚴重。從表現來看應該是鼓風機與車體、轉向器等結構出現了頻率耦合。
![資深工程師測評小米SU7:整體水平中偏上,軟實力需提升](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705/14240224243.jpg)
電機加減速嘯叫較小、低速聲音偏大,整體控制中等偏上。路噪整體聲音偏小,但路震中地板發麻較明顯,石子音較多但隔絕感好。在常規路面駕駛內飾有輕微異響,壞路內飾多處異響,無框門的密封條也會發出異響。在比較爛的道路上行駛,車門膠條摩擦異響更明顯、內后視鏡和內飾多處異響。
NVH實際表現方面暴露了一些小米在NVH研發方面的問題,空調鼓風機與方向盤、地板之間都有同頻共振,這更多是設計上的缺陷,包括內飾等異響,需要小米的NVH團隊重點去關注這些設計或者制造端存在的問題。
04
車機操作動畫流暢
交互邏輯清晰、米家生態強大
語音識別精準且迅速
小米澎湃系統生態多樣性在車機端表現很流暢,app響應快速,轉換畫面流暢,屏幕色彩亮麗,而且很多圖標專門定制開發。交互邏輯很清晰,用戶很容易上手。整個小米SU7車機的體驗就像消費級平板電腦一樣流暢,用戶需要付出的學習成本很低。車機端的體驗優于大多數量產車。
![資深工程師測評小米SU7:整體水平中偏上,軟實力需提升](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705/142402I344.jpg)
語音喚醒也是SU7的亮點之一,SU7的語音喚醒速度和響應速度也很快,語音識別精確、快捷,流暢,可實現語音4分區,支持主駕/副駕獨立語音喚醒,且另外一方說話時可以做到互不干擾。語音控制功能豐富,對話自然,車輛功能基本可做到可見即可說,語音支持多指令對話。但語音不支持控制視頻類app,僅能做到打開xx視頻的指令。
5G網絡穩定快速,車機內置QQ音樂、網易云、酷狗音樂,保持一致性交互界面;小米澎湃桌面,支持手機、車機、平板生態應用擴展。但小米手機與車機互聯需要賬號登錄,不能像鴻蒙及flyme auto系統直接手機互聯。車機端導航采用的是高德公版導航,導航地圖界面支持雙指縮放,但目前暫未支持車道級導航。
05
座椅舒適性表現一般
調節方面體驗還需要提升
前排電動調節較為便利,后排放倒和中央扶手操作便利,但是不管是前排還是后排,頭枕調節力都太大,調節較困難。前排座椅舒適性欠佳,整體上偏硬,貼合感差,支撐面積小,支撐性差。雖然靠背側翼充氣可調,日常駕駛支撐感好,但激烈駕駛時支撐感并不太夠。后排中規中矩,靠背側向貼合和支撐較好,但是大腿有被坐墊擱住的感覺,坐高稍低,腳部無法伸入前排座椅底下,腳部伸展不太舒適,靠背較立不可調,身體舒展稍差一些。
06
便利性整體表現一般
上下車便利性較差
主駕頭部空間、膝部空間、腳部空間都比較良好,按鍵開關類操作稍好,A柱視野較好,A柱盲區寬度較小。第二排滿載狀態空間都算不上寬敞,前后排上下車便利性都比較差,前座椅側翼會擱住大腿,下車時需用手支撐。當然這也是一些性能車座椅的“通病”,畢竟只有把屁股都包住才能有更好的駕駛信心,但是后排C柱也會擱大腿,對后排用戶上下車不太友好。另外,前后排下車時小腿都會蹭到側裙,下雨時小腿上都是從側裙上蹭下來的泥沙。
07
智能泊車整體表現尚可
倒車輔助響應良好,切換至APA略有延遲等待,整體畫面質感較好,清晰度高,泊車操作便利性良好,車速低時搜索車位成功率高,車速超過20kph成功率明顯降低,車位釋放時間較晚,車頭需到達車位邊線才可釋放,泊車過程中舒適性好,車速控制較快。停車安全距離設置較高,大約有30cm,因此對成功率產生影響。
![資深工程師測評小米SU7:整體水平中偏上,軟實力需提升](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705/142402G26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