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下午,一場聚焦“父職教育”的盛會——《走向玩伴的親子關系一一以爸爸俱樂部為中心的幼兒園父職教育創新實踐》新書發布會暨“父職教育”圓桌會議在廣州市第二幼兒園五樓會議室舉行,這場旨在探討父職教育重要性和實踐方法、推動親子關系和諧發展的活動。
新書發布現場
與會既有高校和越秀區教育發展研究院的專家學者、中小學校長、一線潛心研究家庭教育的園長、老師,還有市二幼輻射引領的聯盟單位、牽手幫扶單位(貴州、清遠、西藏等地區幼教同行)以及家長等各方代表,活動現場及線上直播平臺吸引了眾多教育界人士、家長的關注。
結合實踐與理論,回溯爸爸俱樂部的發起與教育初心
在活動主持人簡短而清晰地介紹了新書的創作背景后,作為新書的創作者,林玫瓊園長在致辭中細致分享了創作背后的一個個感人故事,以及自己的寫作感悟和對讀者的寄語,隨后作者與嘉賓們共同為新書揭幕,標志著“父職教育”又向前邁出堅實的一步。
林玫瓊園長致辭
值得一提的是,“父職教育”探索自2018年啟動以來,在市兒福幼及市二幼持續開展了多年的研究,這一過程在視頻中一一呈現,場內外觀眾透過視頻直觀地了解到爸爸俱樂部的相關實踐以及這本書背后的故事。
對此林園長還特地分享,她非常注重記錄每一個爸爸俱樂部的現場,并通過文字、音頻、視頻等方式記錄下來,“這既是今天這本書能夠如約與讀者見面的原因,也是我多年在一線幼兒教育工作的一點小小心得體會,也希望這本書能夠對家庭良好親子關系提供更多的幫助。”她表示,如果每位父親都能夠做到在幼兒教育時期與孩子建立親子玩伴關系,那不僅僅能讓父親提升育兒意識、增加育兒能力,最重要的是能讓孩子在幼兒階段就感受到來自父母雙方均等的關愛與支持。
圍聊熱議,父親與幼兒成為玩伴的長遠價值
在新書發布會活動現場,主辦方廣州市第二幼兒園還邀請了眾多專家、學者、區教育局幼教部門負責同志、大中小幼校園長代表、一線教師以及家長代表等,與作者林玫瓊園長一起圍聊暢談父親與幼兒成為玩伴的長遠價值。
現場分享
來自廣州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平枝教授向大家闡述了幼兒親子玩伴關系對孩子成長的長遠作用;東北師范大學深圳研究院副院長張澤東也通過視頻連線參與圍聊,作為新書的指導專家,張澤東教授表示他將持續支持市二幼在親子玩伴關系實踐上進行更加多維度的探索,也希望通過本書的理論提煉,能夠為更多幼兒園提供更多家校關系的實踐支持;越秀區教育研究院鄭虹副院長表示今天的平臺實現了大中小幼家庭一體化,規則意識和邏輯思維是爸爸對孩子特有的理性的引領和優勢。來自農林下路小學的成艷萍書記則表示,要讓孩子尊重和感恩爸爸不一樣的付出,共情之下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同時給予一定的自主和規范,是孩子在小學階段能夠快速適應的基礎。
本次圍聊探討還邀請了“爸爸俱樂部”的第一批成員——親子繪本共讀專家黃偉文教授,作為大學教授的他也分享了他與孩子在幼兒時期持續進行親子共讀的明顯效應,“我收獲了一個內核穩定、自信陽光、內驅力和領導力滿滿的孩子。”子衿今天也來到活動現場,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輕松應對主持人的提問,思維清晰、淡定自如地闡述了自己與爸爸最近探討的一個富有哲學性的問題,展現出一個有想法敢表達的孩子所令人驚嘆的能力。
此外,廣州市兒童福利會幼兒園繆洋副園長也作為“爸爸俱樂部”的第一位教師參與了圍聊,并分享了他參與早期親子玩伴關系探索的心得;珠海市高新區港灣幼兒園陳敏敏園長作為父職教育推廣園代表分享了該園學習并復刻爸爸俱樂部及建立親子玩伴關系的體會,市二幼的家長們也參與了本次圍聊,其中在讀學生禇知希的家長也分享了孩子爸爸參與親子活動后的家庭整體變化,“爸爸更加明白育兒中看見孩子和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也在學習如何通過語言和互動支持孩子的成長。”
林玫瓊園長表示,希望本次新書發布會暨“父職教育”圓桌會議的成功舉行,不僅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家長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平臺,也為推動父職教育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父職教育’將得到更廣泛的關注和重視,親子關系將更加和諧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