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即將來臨,各地返鄉又將迎來返鄉高潮,而對于純電車型的用戶來說,隨之而來的還有續航里程焦慮以及在充電站漫長的等待時光,但在新能源高速發展的時代下,如今這樣的情形還會繼續上演嗎?
在固態電池尚未商用化的情況下,目前國內車型的續航里程很難進一步提升,因此,提升充電效率便成了解決續航里程焦慮最有效的手段,而各大廠商也這片藍海市場上也在進行積極布局,那么當下國內的超充網絡布局情況又是如何的呢?本次我們選取了目前市面上已經大規模部署超充品牌進行詳解,看看能不能打消你的續航焦慮。
小鵬:自主研發 多方位合作
1月6日,小鵬與大眾共同簽署諒解備忘錄(MOU),將合力為客戶打造中國最大的超快充網絡,雙方相互將開放各自的超快充網絡,讓小鵬和大眾的客戶都能接入一個擁有20000多充電終端,覆蓋中國420個城市的超快充網絡。而截止2024年12月,光小鵬自身便已經布局超過1880座自營站和超過9680個小鵬超充樁,服務覆蓋超過420個城市。
其大規模采用的S4充電樁單樁最大功率達到480kW,峰值充電功率為400kW,能夠在短短五分鐘內提供200公里的續航,已經上線并逐步推廣的S5液冷超快充樁峰值功率為800kW,最大輸出電流800A,電壓為1000V,能夠實現1秒充電超過1公里,5分鐘內可以補充超過300公里的續航里程。
同時,在此前不久,作為“網紅”車企的小米汽車也宣布與小鵬汽車開始充電補能網絡的合作,超9000個小鵬充電樁入駐小米充電地圖,支持在充電地圖中實時查看小鵬充電場站的動態數據,同時支持小米汽車App掃碼充電與即插即充服務,實現高效充電補能。
特斯拉:布局廣泛 可用率高
作為最早布局超充領域的元老級品牌之一,自2014年在上海建成國內第一座超充電站以來,特斯拉便不斷拓展在中國的超充網絡,截至2024年年末,特斯拉在中國的超級充電站數量已超過2000座,超級充電樁總數達到11622根,實現了對中國所有省會城市及直轄市的100%覆蓋,且充電網絡的可用率常年保持在99.5%以上的高水準,也有著開特斯拉充電比加油更方便的傳聞。
此外,2025年特斯拉計劃在國內開始部署V4超級充電樁,最高功率可達500kW,不僅大幅提升了充電效率,更實現了對更多第三方車輛的兼容,涵蓋了市場上現有的眾多車型以及未來即將發布的新車型,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動車充電需求。
吉利:高效極充 一流水準
位列中國品牌銷量榜第三位的吉利汽車,在2024年總銷量達到了333.7萬輛,同比增長約22%,其中新能源銷量突破88萬輛,均超額完成全年目標。
與之相對的,吉利的超充網路布局主要由旗下的極氪品牌進行布局,截至2024年12月底,已自建充電站1468座,其中符合800V超快充標準的極充站達到800座,極充樁數量為3893根,配備的極充V3充電樁,單槍最高功率800kW,最大輸出電壓1000V,最大輸出電流800A,達到了行業一流水準。
華為:打造超充聯盟 “遙遙領先”
作為與小米同臺競技的國民品牌,華為在超充站方面的布局也體現了“遙遙領先”的特色。
截至2024年12月1日,華為超級充電網絡已頗具規模,全國范圍內共有466座超級充電站,超充樁位總數更是達到了8045個。這些站點覆蓋了全國31個省市的118個城市。
其配備的全液冷超充終端最大功率達到600kW,最大電流600A,可實現“一秒一公里”的超充速度,支持200-1000V的充電范圍,能夠匹配特斯拉、小鵬、理想等乘用車及三一、東風等商用車,能夠大幅緩解干線要道上純電車型的續航焦慮問題。
目前來看,國內的超充站建設已基本涵蓋了全國各個城市與地區,接下來的目標便是解決第三方車輛和各個品牌超充站之間的兼容性問題,而特斯拉、蔚來等企業的開放態度,以及華為所構建的超充聯盟,吸引了阿維塔、北汽、比亞迪、長城、廣汽、奇瑞、賽力斯等車企的加盟,有力的解決了這一問題,那么如果是你,在這個春節還會有續航焦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