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2030年180萬買的房子還值多少錢?
這個問題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連房地產大佬孫宏斌、王健林都站出來發表意見,結果出奇的一致。這是怎么回事?
我國房地產的發展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房地產才正式起步。
1980年,國家允許買賣房屋。1984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還到深圳考察,討論如何做房地產。從那以后,房地產開始飆升。
從1987年到2021年,房屋銷售額直接從100億飆升到10萬億。但風景總是有頭的,疫情過后,房價開始慢慢下跌。
盡管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仍然穩定,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卻略有下跌,未來的趨勢還不清楚會怎樣?
于是有人問,如果現在花180萬買套房,到2030年,這房子是漲是跌?
房價背后的關鍵因素
1. 城市等級決定房價的命運
先說房價和城市等級的關系。中國的城市分為一線、二線、三線和四線。等級越高,房價越貴。
簡單來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不僅經濟發展良好,還有高鐵和機場。
因此,許多受過高等教育和高收入的人傾向于在這些地方發展。當需求量大時,房價自然會穩定。
但是三四線城市就不一樣了。這些地方基礎設施差不多,工作機會少。年輕人紛紛跑到大城市。人口一流失,房價就容易撐不住。
正如孫宏斌所說,三四線城市的房屋太多,供過于求,未來價格肯定會下跌。
而一二線城市由于需求穩定,經濟發展也有保障,即使房價不漲,也不會跌得太厲害。
2. 供需關系是關鍵
房價的漲跌實際上取決于一件事:供需平衡。
例如,如果一個城市的房子供不應求,房價肯定會上漲。相反,沒有人買更多的房子,價格自然會下跌。
疫情前,特別是從2015年到2020年,由于當時需求量大,三四線城市的房價迅速上漲。
但現在不一樣了,人口紅利減少了,很多地方房子蓋得太多,房價自然下跌。
孫宏斌和王健林都提到,未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將繼續下跌,而一二線城市由于資源集中,價格相對穩定,甚至可能上漲。
所以,180萬的房子值不值得,看你在哪里買。
3. 年輕人的態度影響市場
過去,人們認為房子只是需要,結婚,生孩子,沒有房子就沒有安全感。
但是現在年輕人越來越不買賬了,躺著的心態也越來越流行:不結婚,不生孩子,不買房。
尤其是大城市,房價貴,壓力大。很多人干脆選擇租房,需求少,房價自然漲不動。
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人會買房子。一二線城市還是有剛需的,但是買房的人更理性,不會像以前那樣盲目追高。
國家也在努力調控,使房價恢復正常水平。
4. 房地產行業的“寒冬”
最后,我必須提到整個行業的現狀。房地產在過去幾十年里一直是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但現在進入“寒冬”是大勢所趨。
王健林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房地產能火50多年。
現在國家也在逐步轉型,希望經濟發展擺脫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未來房價整體穩定甚至下跌可能是一個高概率事件。
關于2030年180萬的房子值多少錢,關鍵看你在哪里買。
一線城市經濟發達,房價波動不大;但三四線城市不同,人口流失,需求不足,房價下跌遲早會發生。
但歸根結底,房子是為了生活。人們一生都在努力工作?,F在房子已經成為一種投資產品,價格上漲了。資本是快樂的;價格下跌了,但不幸的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