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遲到的人搶不到好座位?2024年第四季度的手機市場上演了一出神奇好戲:最晚發布的華為,反而成了最大贏家。
就在其他品牌都在10月份打得火熱的時候,華為姍姍來遲,卻以18.04%的市場份額,強勢登頂季度銷量冠軍。
這個“遲到”可不是一般的晚。10月份,各大廠商都在使出渾身解數:VIVO的X200系列14日率先亮相,OPPO的Find X8系列24日緊隨其后,小米15系列和榮耀Magic 7系列也分別在29日和30日扎堆登場。
華為呢?直到11月26日才發布Mate70系列,12月4日才正式開賣,整整晚了一個多月。
——爆款背后的秘密——
要說這季度最大的意外,莫過于爆款機型的人選。第四季度最火爆的國產手機,居然不是華為的旗艦Mate70,也不是被稱為“性價比之王”的紅米K80,而是一款2699元起售的華為Nova13。
這款定位年輕市場的產品,硬是連續數周霸榜熱銷榜首,甚至超過了首發當天就賣出66萬臺、10天突破100萬臺的紅米K80系列。
高端市場上,華為更是打出了一張漂亮的價格牌。當Mate70供不應求的時候,華為巧妙調整了Pura70系列的價格。
這款和Mate70標準版配置相近的手機,原本每月只賣出110萬臺,但降價后一舉突破了1000萬臺的總激活量。這一招,直接打亂了其他品牌的節奏。
在這場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各家都拿出了看家本領。小米靠著15系列和紅米K80的雙輪驅動,拿下17.14%的市場份額;蘋果借著各地15-20%的國補政策,以17.11%的份額緊隨其后。
一臺原價1萬元的iPhone 16 Pro Max,通過國補能直接優惠2000元,這樣的誘惑確實不小。
有意思的是,VIVO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雖然互聯網上的聲量不及友商,但憑借多年深耕的線下渠道和持續的廣告投入,以15.79%的市場份額穩居第四。
這家已經連續兩年拿下全年市場份額第一的品牌,用實力證明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不一定永遠對。
——全面出擊的野心——
就在大家以為華為會專注高端市場的時候,2025年伊始,一個更大的野心顯露出來。
1月3日,一款售價1799元的暢享70X悄然登場。這款手機一改往日的配置,不再用4G的驍龍680,而是換上了性能提升200%的5G麒麟8000A處理器,還支持一鍵北斗衛星,自帶鴻蒙4.2系統。
從1萬多的Mate旗艦,到2699元的Nova系列,再到1799元的暢享新機,華為正在編織一張從高端到千元機的全覆蓋網絡。這哪里是在賣手機,分明是在下一盤更大的棋。
看看這些數據就知道華為的野心有多大:以0.9個百分點的優勢超過小米,同比增長14.1%,激活量達到1308.78萬臺。
當華為在高中低端市場都能用上自己的麒麟芯片和鴻蒙系統時,這場市場爭奪戰只會變得更加激烈。
對消費者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畢竟,競爭越激烈,選擇就越多。2025年的手機市場,好戲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