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雷總在微博發起投票,卑微地詢問是否支持小米SU7原裝手機支架的設計。猛地一看還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再關聯下智界S7發布會上的種種,突然一下子就“悟”了。
因為在當天新智界S7發布會上余承東表示:搞不明白為什么很多車還要用手機支架,但是后來明白了是因為他們的車導航性能不行,因此很多人要用手機支架,用手機導航。而智界S7不需要用手機導航,系統強大的能力讓手機應用全上車。
再回想下近日隨著小米SU7創始版開啟交付,有車主反饋SU7車機無法導航的問題,不得不感嘆,論搞內涵還是余總有一套啊!
都說老對手相見分外眼紅,從手機市場再到汽車市場,果然最能讓雷軍準時準點追發布會的只有余承東。
而隨著全新智界S7的上市,讓雷總在意的事情只會越來越多,新車共推出5款車型,售價區間為24.98-34.98萬元,定位中大型純電轎車,和小米SU7在定位和售價區間上基本保持一致。再加上智界S7背后最大的掌權者是華為,論話題流量、粉絲粘性和小米也是旗鼓相當。
雖然說小米SU7上市以來,廣義上的競品一抓一大把,但是目前看來智界S7才是小米SU7真正意義上的對手。
那么加量不加價的全新智界S7和車圈“新貴”小米正面剛,誰才是當之無愧的中大型純電轎車的王牌呢?
先來看看新智界S7此次的改動,主要是針對入門版本和最高版本車型進行變動。新款智界S7 Pro入門版的電池包由原來的62度升級到了82度,此外還搭載了華為HUAWEI ADS基礎版智駕,但售價保持不變。中間三個版本的配置均沒有變動,但售價降低了2萬元。新增了頂配車型Ultra四驅旗艦版,在與原版Max RS售價保持一致的基礎上,把電池包從82度升級到了100度,可以說,本次智界S7升級的誠意還是蠻大的。
那我們就拿小米SU7公認性價比最高、銷量最好,售價為29.99萬元的Max版本和幾乎同等價位,售價為29.98萬元的智界S7 Max+后驅超航智駕版來做個簡單的對比。
首先來看空間和動力表現。小米SU7的車身尺寸為4997/1963/1440mm,軸距為3000mm;而智界S7的車身尺寸為4971/1963/1472mm,軸距為2950mm,智界S7的軸距要比小米差點,不過,總體來說差距并不大。
而在動力表現上,小米SU7則要比智界S7領先不少。小米SU7的系統總功率為495kW,而智界S7則為215kW。此外,小米SU7 的零百加速為2.78秒,而智界S7僅為5.4秒。
至于續航方面,兩者基本上是不相上下的,小米SU7搭載的是101度的電池,CLTC工況下的純電續航里程為800km,而智界S7則采用的是100度電池,純電續航855km。
那至于小米和華為這兩個“神仙打架”,大家肯定更想看兩車的智能化表現。
在智駕方面,兩車都達到了L2+級別的智能輔助駕駛,兩車均搭載了11顆感知攝像頭、3毫米波雷達和1顆激光雷達,小米采用的是2顆英偉達Orin-X芯片,算力達到508 TOPS,而智界S7采用的是華為MDC芯片,算力為200TOPS。
不過得益于華為HUAWEI ADS智駕系統的先發優勢,目前已經累積了上百萬公里的數據,且已經處于國內智駕第一梯隊,可以實現全國有路就能開,小米SU7在智駕層面應該還有挺長的路要追的。
此外,在智能座艙方面,小米SU7采用的是高通驍龍8295的芯片再配合小米的米家生態系統,而智界這邊同樣不弱,搭載的是華為鴻蒙4智能座艙,在這方面,幾乎又打成了平手。
寫在最后:
綜合比對下來,這兩款真正意義上的對手,還真沒辦法立馬判斷出高低。雖然目前來看小米SU7的熱度居高不下,而智界S7雖首發失利,但卷土重來的氣勢也不容小覷,未來誰的表現更好還真說不準。
那么屏幕前的你,是站動力更迅猛的小米SU7還是智駕表現更出色的新智界S7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