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經來了,筆記本電腦核心硬件的的盛會CES 2025也即將拉開帷幕,屆時不僅有新一代的核心硬件平臺發(fā)布,而且還會有一大批不同類型的新品機型到來。但在真正的新平臺到來之前,已經有一臺2025款“新”筆記本上市了,首發(fā)5399元部分地區(qū)還支持國補打8折,到手價格4320元,它就是REDMI Book 16 2025。
如上圖所示,截圖款的核心配置是Core5 220H處理器,32GB內存+1TB SSD的存儲規(guī)格,常規(guī)價格5399元,部分地區(qū)(產品頁面顯示的是江蘇、山東、廈門、湖北、吉林)可享20%補貼,到手價格為4320元。看到這里可能大家有些疑惑,對于電腦硬件有了解的小伙伴都知道,輕薄本上的英特爾酷睿處理器,要么前幾年的酷睿i系列,要么是最新出的酷睿Ultra系列,酷睿直接加數字的酷睿5是個啥型號?這款機型又值得考慮嗎?下面我們一一來看。
首先聊聊處理器,Core5 220H,在英特爾官網上的規(guī)格顯示,它是一顆12核16線程的H處理器(具體是4個性能核+8個能效核),采用的是intel 7工藝(也就是10nm制程)打造,處理器基礎功耗是45W,三級緩存18MB,支持DDR4 3200/DDR5 5200等內存規(guī)格,核顯執(zhí)行單元80EU。顯然,從制程工藝來看,它就不是下一代平臺的產物,而且規(guī)格看起來是不是很眼熟?是的,它的核心參數其實和第13代酷睿Raptor Lake中的i5 13500H十分相似。作為參考,i5 13500H同樣是intel 7工藝,12核16線程的規(guī)格,基礎功耗45W,三級緩存18MB,核顯執(zhí)行單元80EU。當然啦,作為2025年的Core5 220H處理器,它的CPU最高睿頻和GPU頻率也都往上提了一些,不過這不重要,只是讓面子上過得去……
所以,雖然這款機型的后綴標稱是2025,但其實“內核”處理器是老一代的改名馬甲。其實這個操作很多小伙伴大概都不陌生,比如AMD經常就這么干,什么7735H、7730U之類的,就改馬甲這事兒,不算新鮮。那么問題就來了,2025年了還用13代酷睿的馬甲CPU,這臺機型是否值得關注呢?得從機型素質和價格等幾方面來分析,我們繼續(xù)往下看。
性能釋放還可以,REDMI Book 16 2025采用的是雙風扇雙熱管散熱,考機穩(wěn)定功耗47W,CPU溫度也不高,C面鍵盤的溫度也很低,從其他的媒體測試來看,最高也就是40℃左右,溫度表現還是不錯的,不過噪聲表現一般,滿載用戶位大概47分貝,該機支持3檔性能模式,可切換。
存儲是32GB內存+1TB SSD,沒啥問題,還支持第二個2280 SSD擴展,這點兒對于輕薄本來說算一個加分項。
屏幕是16英寸2560×1600分辨率100%sRGB色域120Hz屏幕,宣稱亮度400尼特,支持全局DC調光,屏幕素質也不錯,分辨率刷新率亮度都沒啥槽點。
接口和續(xù)航方面,兩個USB-A大口,兩個USB-C全功能口,一個HDMI視頻擴展口,以及3.5mm音頻口,但是有個小槽點,其中一個USB-A口是2.0規(guī)格的,對于經常用USB-A口傳輸數據的用戶,得培養(yǎng)出肌肉記憶,精準對準USB-A3.2 Gen1。電池容量72Wh,算是比較大的水平,宣稱本地視頻播放續(xù)航是19小時,媒體測試續(xù)航時間在7小時左右——續(xù)航表現還行,但就核心硬件平臺而言,畢竟是10nm制程,導致第13代酷睿相對來說續(xù)航確實要低一些。
機身設計如下圖,對于小米系的筆記本機身質感,大家一般都不用擔心,這點兒還是比較有保障的。此外,作為16英寸大屏本,該機重量大概是1.67kg,這是一個不算重的水平,有較好的便攜性,而且這類跨界廠商有一個特色,基本都配備的是手機的那種電源適配器,算是隱形的減重。但這款機型沒有數字小鍵盤,這就有點小尷尬,有不少選擇大屏本的用戶就是用來辦公的,常用word、Excel等軟件,其中表格輸入如果沒有數字小鍵盤非常影響用戶的輸入習慣以及工作效率,算一個設計上的槽點。不過這也換來了在視覺上更好看的C面設計,也更適合習慣使用居中鍵盤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