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在未來三年肯定還是會持續,競爭還是會跟現在一樣白熱化,因為整個格局還沒確定。整個新能源(化)的進程基本上(需要)三年時間完成,純燃油車三年以后會減少到10%以內,更多是混動、插混或者是純電車型。在充分競爭的過程中,大家肯定要去搶占自己的位置。”6月28日,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朱江明對經濟觀察網等媒體說。
作為一家造車新勢力,零跑汽車在售的五款車型中除微型車T03外,C10、C11、C01 以及6月28日剛上市的C16四款車型都處于15萬元價格帶,而該市場是目前價格戰最激烈的新能源汽車細分市場之一。
朱江明表示,零跑汽車希望C系列產品能把15萬元的價格帶做深、做透,在這個價格帶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實現每月3萬輛以上的銷量。今年1—5月,零跑的銷量保持在造車新勢力前三名,全行業排名大概在第七至第九之間徘徊。隨著6座SUV零跑C16的上市,零跑預計自己的銷量名次可能還會向前挪動。
為何要集中資源在一個價格帶上?朱江明解釋稱,這能讓零跑的戰線沒有那么長,用戶群相對聚焦,產品在整體上才會更有優勢,進而能夠將銷量規模提升上去。“不然又要做高的,又要做低的,用戶不同,產品也不同,戰線就會很長。”他說。
死磕10萬至20萬元價格帶
按照零跑汽車的規劃,其未來兩年更多系列的產品都將處于10萬至20萬元的價格帶。2025年,零跑汽車將推出B系列的3款車型,價格在10萬至15萬元之間。2026年,零跑汽車可能以20萬元為中心價格帶推出3款產品。
談及10萬至20萬元這一大眾化的市場,朱江明表示,成熟國家的消費者更多傾向于理性消費,也就是出于剛需的目的。而零跑的品牌定位是希望給用戶提供更高配置、更優品質、好而不貴的產品,不管毛利有多高或者空間有多大,零跑都會堅持把汽車作為大眾的消費品,零跑要做“汽車界的優衣庫”。
近兩年來,汽車消費者對智駕的關注度不斷攀升,但智駕層面的競爭更多集中在20萬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場區間。因此,零跑汽車此前在智駕領域的存在感不強。
朱江明表示,零跑前一階段在智駕方面更多采用跟隨戰略。從2023年開始,零跑在智駕領域投入了更多人力,目前已有400多人的智駕團隊,整體技術能力已逐步向第一梯隊靠攏。2025年零跑推出的B系列車型,高配版本可能會搭載激光雷達和高算力智駕芯片。
對于部分網友將定位于中大型6座SUV的零跑C16視為“平替理想(指理想汽車)”的一種選擇,零跑科技高級副總裁曹力表示:“平替理想沒有什么不好,我們的產品在性能和產品力上肯定要無限地逼近優秀的產品,但是在價位的理念上是不一樣的,能平替對于零跑來說肯定是好事情。”
作為一家聚焦大眾化市場的新造車品牌,零跑目標用戶的地域分布廣泛。朱江明表示,零跑希望以最快的速度發展現在還沒有網點的城市以及在四五線有一定銷售規模的城市,實現渠道的快速下沉,網點總數計劃從現在的大約500家增加到今年年底的800家。
成本向下與曝光度向上
在朱江明看來,價格是零跑的重要優勢。他表示,零跑占成本60%的零部件是自研自制的,可以省出一部分的成本空間,把利潤讓給用戶。另一方面,零跑同一個平臺的產品,共享的零部件達到了88%,例如C16和C10的前后車燈、儀表板等是一樣的。
作為零跑最新上市的一款車型,定位中大型SUV的零跑C16整體售價區間與定位中型SUV的零跑C11相差不大,甚至前者的頂配版價格更低。
“這個車外觀設計這么漂亮,用了頂級的零部件,是不是要多賺點錢,賣到20萬元以上?其實,零跑的產品都是以成本定價,利用我們的創新技術、60%多的零部件自制,把省出來的(成本)空間讓利給用戶。這樣我們的產品就能做到價格非常親民。”朱江明說。
零跑對于成本的控制,還體現在朱江明的投資理念上。近年來,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的新能源汽車對算力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朱江明認為,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現在都爭先恐后要建設大的超算中心,而真正能夠利用算力的只有幾家布局大模型的企業以及車企,因此未來的算力不會出現短缺。在這一背景下,零跑堅持輕資產運營,可能會租用算力而不會投資算力。
與其他造車新勢力創始人相比,技術出身的朱江明在營銷方面一直相對相對低調。但在6月22日,朱江明也效仿諸多同行完成了直播首秀,他在直播中體驗了零跑C16。在直播結束后,朱江明坦言自己“不善于表達”,而之所以愿意直播是希望通過這一方式加強與用戶的接觸。
在零跑C16的上市發布會上,朱江明拋出了另一個噱頭,他打算照著360公司創始人周鴻祎的劇本,拍賣自己的豪華座駕。
“我有一輛奔馳S,已經十幾年了,但是還很新,因為用得不是很多;還有一輛保時捷卡宴,是190萬元買的頂配八缸車型,也是十幾年了;還有一輛是阿爾法,大概六、七年。我想選一個合適的時間把這三輛車拍賣掉,然后一心一意把C16開到下一款零跑D系列的6座(產品)出來為止。”朱江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