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伴隨著小米SU7的登場,國內造車新勢力的井噴式發展也算是面臨一個階段的基本結束,應該出場的也基本都到齊了。伴隨這一款20萬級的純電轎車上市,今年國內純電市場的“淘汰賽”也將會從這一細分市場率先開啟。
有趣的是,現在國內市場叫得出、叫不出名字的新能源品牌有數十家,每隔幾天甚至一天,你都可以看到有關新車上市的消息,而在工信部的公示名單上,新能源車型數量也已經遠超傳統燃油車。而當下,隨著小米入局造車,純電車市場最“卷”的細分市場也就集中于此,從手機、電視、空調、小家電領域,小米已經將市場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市場洗牌,而面對“人車家生態”的沖擊,同級別的各家又該如何反擊呢?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有特別用意,“7”這個數字被純電轎車大量使用,一時間各個名字后綴都帶有7,還真讓人有些感到混亂;從剛剛上市的小米SU7、智界S7、極氪007,再到小鵬P7i、智己L7、飛凡F7,以及即將上市的極越07和高一級別的蔚來ET7,眾多純電“7”系轎車你爭我奪,上演一出好戲。
當然,這個價位競爭激烈的原因都集中在了產品力和性價比上,顏值設計、智能智駕、800伏架構、車規芯片以及舒享體驗等,哪個方面都不能有明顯短板。而在“潑天流量”的關注度之下,這幾款車型又有哪些亮點呢?
小米SU7
“27分鐘大定5萬輛”的小米SU7在最新4月第一周終端(上險)數據顯示為1093輛,這個成績對于一款剛剛在3月末上市的新車來說,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不過,對于小米汽車而言,顯然要面對的問題并不是用戶少,而是出于前期產能爬坡階段交付壓力依然很大,甚至小米汽車工廠今年的產能都要被填滿,或許等到解決了產能問題銷量數字才會迎來質的提升,但這樣的局面并不會在短期內解決,“一車難求”的局面仍會持續一段時間。
21.59萬~29.99萬元的價格區間剛好完全覆蓋了20萬級這個市場,三款車型的差異與定位也很明確,無論是主打入門的后驅單電機標準版小米SU7、主打830長續航與智駕的Pro版以及2.78秒“破百”性能的四驅雙電機Max版車型,通過動力系統、駕駛輔助以及高階配置形成區分,從而滿足不同價位需求,也卡在了30萬元這個門檻之下。當然了,對于車型本身而言算是很標準的六邊形全能戰士,不過小米SU7也在最近成為了不少新車的競對目標,當然它也必須要面對“潑天流量”下的競爭,在數百萬網友天天盯著這款車之下,一點點小的“錯誤”都將會被無限放大。
極氪007
面對小米SU7,與之同價位直接競爭對手的極氪007也給出了應對策略。4月1日,極氪007推出了售價20.99萬元的后驅增強版,新車剛好比小米入門版便宜,800伏架構下的它顯然就是沖著SU7來到。
對于極氪品牌而言,上個月交付量為13012輛,環比增長超73%,同比增長超95%,第一季度也取得同比增長超117%,隨著新款極氪001的推出,極氪又重新回到了競爭的賽道之中。而前不久,極氪在廣州剛剛交付了第20萬臺車,這款車也恰好是剛剛上市不久的極氪007。最近幾天,無論是媒體的動力與續航測試,還是極氪官方從杭州極氪大廈去科大訊飛合肥總部,行駛距離689.8公里、續航達成率近90%的全程直播續航實測,極氪007也連續成為了熱搜上的常客。
智界S7
除了小米SU7和極氪007,這一級別怎么能缺少華為的身影呢。就在前幾天,小米雷軍也與華為終端在微博上進行了“互動”,在今天下午舉辦的鴻蒙生態春季溝通會的消息評論中,雷軍也回復到“未來十年是智能化的十年,中國新能源車行業一起向前。預祝智界S7大賣!”。
當然,我還依稀記得上次智界S7自己開上發布會的舞臺“秀實力”的畫面,而作為現華為智選與奇瑞合作新品牌的首款車型,24.98萬~34.98萬元的智界S7在上市后的表現不算突出,而這次智界S7的“再度上市”也將升級不少新功能,并將改善交付的速度。而高顏值設計之下,800伏平臺+華為智駕+途靈底盤+鴻蒙座艙的科技加持,無疑也是同級極具競爭力的。或許,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關于新款智界S7的消息就已經公布了,讓我們共同期待一下吧。
飛凡F7
不過,雖然這一價位新車都擁有超高關注度,但對于上市有一段時間的車型來說,日子就沒有那么好過了。作為上汽集團旗下的飛凡品牌,主打時尚設計、舒適體驗和自研的全融合智駕系統的飛凡F7則面對著銷量下滑所帶來的困擾。其實,對于飛凡品牌來說,主打舒適體驗確實在上市時帶來了很強好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盡管也不斷升級配置與優惠,希望從價格與價值上贏得更多,但市場競爭環境之慘烈也是很難抵擋的。
對于飛凡品牌而言,從陸毅、王石、雷佳音的合作一定是帶來了一波流量上的轉換,其主打“舒適”的定位也希望更多切換家庭、貼心、溫馨的出行場景。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它的巴赫座椅,這款獲得了中汽研“舒適之星”認證的巴赫座椅為乘客帶來全方位的舒適體驗,更是飛凡F7精準定位上的體現。但留給飛凡的時間顯然不算太多,無論是面對自家智己與榮威的競爭,還是更多諸如小米、華為的入局,洗牌速度顯然要比預想的更快。不過,在上個月官方回應深化“輕資產”戰略之后,飛凡在年度經銷商大會上表示還將繼續保持獨立運營,兩款車型F7和R7也將迎來改款,并將在今年推出代號為ES37的SUV新車。飛凡,還有機會嗎?
極越07
或許有些陌生,或許名字還不夠響亮,在極越01推出之后,極越品牌似乎淡出了主流的視野之中。不過在即將開幕的北京車展上,極越第二款量產車——極越07就將亮相,新車定位為“最美智能掀背轎車”,顏值來看確實夠漂亮。不過,在面對諸多“7”系純電轎車的競爭中,極越07的勝算又有哪些呢?
“機器人”一直都是極越品牌希望傳遞出的亮點,從首款車型極越01上就一直在表達其希望的“機器人”化,極越07也希望通過取消傳統門把手、量產車最大“蚌式機蓋”、智能 AI 像素大燈、車內外語音功能以及純視覺高階智駕在競爭市場中以智能亮點脫穎而出。智能化的持續發力,也是極越07的看點,尤其是在設計美學上,無疑極越07與其他車型拉開了明顯差距,或許等到車展開幕,還真可以去看眼這款新車。
從比亞迪漢開始,20萬級純電市場的序幕被拉開,前有小鵬P7與特斯拉Model 3的競爭開始,現有諸多“7”系純電動車型的群英內卷,甚至還有智己L7、蔚來ET7、大眾ID.7的虎視眈眈,想要在這個級別的細分市場中闖出了一番天地,絕沒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