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崛起,合資品牌在國內車市的地位就一蹶不振,豪華品牌也同樣如此,燃油時代高高在上的地位,在新能源時代成為了“雜牌電動車”、“油改電“的代名詞。國產新勢力在高端純電市場神仙打架,使得BBA只能靠大幅降價吸引用戶,這就是目前BBA在新能源市場的現狀。
![網上沒贏過,銷量沒輸過!寶馬i3降價沒幾天就敢漲價了?](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630/091301E570.jpg)
不過降價歸降價,BBA的品牌影響力依舊存在的,就比如說前段時間,寶馬i3打五折只要17萬的消息滿天飛,沒想到沒過多久就有經銷商表示,現在漲價17萬買不到了,甚至現車都沒了,訂車要等一個月。
為什么大家都在罵的“油改電“降價后大家搶著買?首先是品牌,畢竟和同價位自主品牌的車型對比,無論是配置還是三電技術,還是輔助駕駛部分寶馬i3不是遜色不少,而是根本沒有。
![網上沒贏過,銷量沒輸過!寶馬i3降價沒幾天就敢漲價了?](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630/09130156121.jpg)
就比如說在這個價位自主品牌標配的座椅加熱通風,寶馬i3還需要選裝,電尾門和無鑰匙進入也是選裝件,抬頭顯示和L2駕駛輔助更是別想。這些配置在自主品牌車型上都是標配。但在寶馬i3上都是選裝件,都2024年了確實不應該。
配置素到極致先不說,寶馬i3還采用勵磁同步電機俗稱有刷電機,但絕大部分新能源車型采用的是永磁同步電機,雖然兩種電機都有各自的優劣。
但有刷電機在結構上是有碳刷和滑環的,電機在運轉時,碳刷和滑環處于相互做用的狀態,就必然會產生磨損。而碳刷摩擦后產生的粉塵會影響電機壽命,時間久了穩定性會下降。
雖然寶馬宣稱終生免維護,但本身產品物理結構就是如此,即使有再先進的技術,只能延緩碳刷粉塵的產生,并不能阻止。所以寶馬i3后續的維護成本,并不會是一個小數字。
![網上沒贏過,銷量沒輸過!寶馬i3降價沒幾天就敢漲價了?](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630/091302EL2.jpg)
不過拋開配置和油改電不談,寶馬i3的機械素質還是很不錯的,就比如說寶馬i3并沒有和燃油三系一樣取消防傾桿,后懸架甚至采用了空氣懸架。駕駛操控不能說比燃油版更上一層臺階,但在保留舒適度的同時,也增強了不少支撐性,較低的地盤重心配合上6.2s的加速。似乎各種硬件的加持或許比燃油三系,更稱得上是駕駛者之車。
![網上沒贏過,銷量沒輸過!寶馬i3降價沒幾天就敢漲價了?](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630/091302CU3.jpg)
作為一款傳統品牌純電車,寶馬i3不僅成為寶馬的新能源車型中的“銷冠”,更是在BBA的新能源車型中銷量遙遙領先。畢竟花一輛比亞迪海豹的錢,就能買到一輛寶馬。
雖然續航里程相對來說沒有那么突出,但寶馬的續航相對來說比較真實,實際的達成率要比很多其他的電動車高一點。
![網上沒贏過,銷量沒輸過!寶馬i3降價沒幾天就敢漲價了?](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630/091302HG4.jpg)
如果你不是特別在意那種所謂的高階智能駕駛和配置的話,那么寶馬i3的確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至少續航動力絲毫不落后同價位純電車,機械素質的表現也非常出眾,關鍵這是一輛非常便宜的豪華品牌車型,在滿足你需求的同時也滿足了你所謂的面子。
新能源車時代,豪車從品牌溢價已經變換成技術溢價,只有擁有獨特的技術核心,才能有高價值,才能被大家認可,比如說百萬級的仰望U8,均價40萬元的騰勢D9,50多萬元的問界M9均是如此,至于寶馬、奔馳、奧迪的純電動車,都成了“雜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