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止跌回穩的政策作用下,市場信心持續修復,12月樓市“翹尾”收官。
新房成交創近三年同期新高,12月重點30城新房成交同環比齊漲,全年累計同比降幅顯著收窄至23%。
二手房成交延續高位震蕩行情,35個重點城市二手房單月成交同比增46%,累計同比增長6%。
整體來看,重點城市整體仍處于持續放量階段,不過考慮到2025年1-2月受春節假期影響,環比回落是大概率事件。
年末房企加大推盤頻次和營銷力度,新房成交面積在12月再次增長,迎來顯著翹尾行情。
據CRIC監測數據,12月30個重點城市整體成交1801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5%,同比增長17%,與三季度月均值相比增長86%,全年累計同比降幅顯著收窄至23%。
從近幾年月度成交表現來看,絕對量水平已創近三年同期最高。
一線城市市場熱度延續,12月新房成交同環比齊增,累計同比下降11%。
具體城市來看,北京、廣州同環比齊增,其中廣州漲幅顯著,環比增9%、同比增39%,與三季度月均相比增長73%,累計同比下降4%,基本與去年成交量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前期政策利好影響較大的深圳12月成交環比轉降,但同比仍倍增,實際上這也反映出新政利好效應有遞減趨勢,隨著存量客戶持續釋放,增長動能略顯疲軟。
二三線城市成交延續低位波動,累計同比降幅較一線城市高出15個百分點。重點26個二三線城市中,有六成以上同環比齊增。
典型城市中武漢、蘇州、長沙、寧波等基本面較好的二線城市年末迎來顯著翹尾,除這些城市外,無錫、珠海、徐州、嘉興等三四線線城市,經歷了數月低迷,年末購房需求迎來集中釋放期。
天津、南京、昆明等環比漲幅均在15%以內,平穩收官。
西安、濟南、廈門、惠州等少數城市同環比延續降勢,主要源于前期集中放量后階段性疲軟,整體成交仍延續低位徘徊。
值得關注的是,二三線26個城市當中有9城全年累計同比降幅已收窄至2成以內,天津購買力持續修復,整體成交呈現低位回升;而寧波、昆明、廈門、福州、佛山、常州、嘉興、珠海等多數城市當前成交規模基本已接近底部。
二手房成交延續高位震蕩行情。
CRIC數據顯示,12月35個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積預計為2490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1%,同比增長46%。2024年全年累計成交面積預計為22695萬平方米,累計同比增長6%。
環比來看,一系列政策刺激下,12月二手房市場高溫不退,除北京、西安、杭州、濟南、合肥、長春、大連、渭南等8城外,其余27個城市成交均持增,占比接近八成。
同比來看,重點城市漲多跌少,京滬深等核心城市成交規模普遍高于去年同期,特別是深圳同比倍增,北京、上海等增幅也在6成以上,而昆明、長春、大連等城市成交表現依然顯著弱于去年同期。
當前二手房成交主力主要集中在價格敏感度較高的剛需剛改客群。
總體來看,重點城市仍處于持續放量期,供求均呈現翹尾收官,預計2025年1-2月受春節假期影響,環比回落是大概率事件,但綜合政策加持和當前市場成交熱度慣性,3月小陽春行情有望延續,考量到2024年基數較低,2025年一季度同比仍將正增長。
分能級來看,一線城市成交熱度延續,整體成交面積穩中微降。二線城市成交規模持穩,強弱城市間輪動復蘇。三四線城市成交規模將延續筑底行情,不過整體調整已接近市場底部,降幅還有望持續收窄。
二手房市場韌性強于新房的態勢還將延續,一二手份額將逐步向新房傾斜,剛需客群的分流作用仍將存在,但對改善和高端客群,新房產品內卷升級疊加價格隨行就市,性價比突出而吸引客戶回流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