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天時間內,我們門店完成了6單,其中有2單買家為滬九條后新獲得的購房資格,剩余4單的買家原本在觀望,新政后下定決心入手了”,中原地產瑞虹天地分行店長袁成感覺到在“滬九條”后成交量顯著上升,置換需求釋放。
袁成所在的門店位于上海高端次新房云集的板塊,據他所述,在“滬九條”之前,門店每個月大概成交2-3單,而現在半個月就成交了6單。
5月27日,上海市發布樓市新政(以下簡稱“滬九條),包括非滬籍居民購房所需繳納社保或個稅年限“5年改3年”;非滬籍單身人士的購房范圍,由原本的“外環外的新房及二手房”,再增加了“外環內的二手住房”;取消離異購房合并計算住房套數規定;首套房首付款比例下調至20%,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調至35%等內容。截至6月27日,“滬九條”新政已經過去一個月。
整體來看,上海中原地產數據顯示,2024年5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1.71萬套,環比增加5.35%。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指出,6月絕大部分時間,上海二手房網簽量都處于高位,甚至有兩天出現單日成交量過千套的現象、堪比樓市大年時的單日成交量,預計6月全月二手房網簽量將超過2.3萬套。
2024年6月上海二手房單日成交量,圖片由上海中原地產向時代周報提供
年輕人盯上老破小
伴隨著房價泡沫擠出,低總價“老破小”成了當下年輕剛需族的性價比之選。
在上海內中環間,普陀長風板塊,98年的職場新人山秋因無法接受遠距離通勤,近期購入了一套“老破小”,“我看了兩個月的房就買了,感覺房價降到可以夠一夠的程度了”。
山秋對時代周報表示,該套房子合共33.5平方米,總價從180萬元降到165萬元,又砍到153萬元,折合單價為4.57萬元/平方米,是2016年4月以來該小區最低成交價。山秋付了93萬元的首付,公積金沖抵后,每個月只要還貸兩千多塊錢,“比整租一室戶便宜”。
一名帶看靜安新城的中介王杰對時代周報表示:“我們最近挺忙的,一房兩房的戶型賣得比較多。前幾年,房貸利率高,限購嚴,很多人想買,但條件不允許?,F在各項政策優化很多,板塊的房價也已經下調了20%-30%,大家感覺差不多可以出手了。”
王杰表示,靜安新城最近增加了一些單身看房者,還有很多快結婚、剛結婚的年輕人在看房,之前在觀望的客戶也出手了。“我最近剛成交一個客戶,他前一兩年就在跟我看房子了,當時的預算大概300多萬,只能在附近買到一房,現在已經可以買到兩房了。”
一名靜安新城的業主對時代周報表示,最近接待了一對夫妻帶小孩來看房的,也有父母幫子女看房的,子女剛繳滿了3年社保,獲得了購房資格。
靜安新城是一個大型的動遷房社區,分為十二區,合共有數千、近萬套房子,大部分樓棟房齡超過20年。6月26日,上海鏈家官網顯示,該小區二手房近30天帶看了996次。
上海閔行知名“老破小”社區靜安新城,時代周報攝于2024年6月
上海中原地產指出,“滬九條”發布后,有兩類二手房更加好賣了,一類為總價300萬元-500萬元的“老破小”,另一類是總價1100萬元以上的大面積次新房。
盧文曦對時代周報表示,交易活躍的“老破小”多位于中外環間,約50多平方米、60多平方米,兩房戶型。交易活躍的板塊包括寶山區的共康泗塘、閔行區的金虹橋、徐匯區的華涇,這些區域發展較早,已形成成熟的居住區。
就“老破小”受歡迎的原因,盧文曦對時代周報分析道,同等預算,買新房只能買在郊環以外,而買老破小可以買在中環附近、中外環間,“配套相差得不止一點點”。
帶看靜安新城的一位中介對時代周報表示,盡管“老破小”的掛牌價已經下調了很多,但是掛牌量較大,只要是誠心買,還能坐下來和業主談價。多名買家對時代周報表示,他們并不認為“老破小”的價格已經見底了,但是只要買得起,能夠滿足自己當下的需求就好。
促進置換需求
剛需入市,不少業主亦將置換計劃提速,高總價段的房子也更好賣了。
在靜安新城,王錚夫婦計劃將住了十年房子賣出用于置換。他們對時代周報表示:“我們現在的房子大約60多平、雙南戶型,一家三口住,東西太多了。想換一套更大的房子,最好有電梯。在這一帶住習慣了,計劃換到隔幾條馬路的、更高檔的小區。”
王錚夫婦稱,手上的房子是最近才掛牌的,想趁著“滬九條”后的這波行情賣掉。而其掛牌價較十年前的買入價已翻番。
同在靜安新城的李敏夫婦,則選擇“割肉”百余萬賣房用于置換。李敏夫婦稱,家里老人身體不好,想接過來一起住,再加上小孩要上學,想置換一套更大、更新的房子,總價預算約八九百萬,“滬九條之后,已經有兩個同事趁機把房子賣掉了,也帶動了我們的換房念頭”。
“我們這套房子是2021年底成交的,2022年10月份搬進來,才住了一年多。買入的時候,房子總價是530多萬元,中介費花了10萬元,裝修費用花了40萬元,成本合計約580萬元。”
“6月初的掛牌價是480萬元,沒啥人看房。一個星期之后,我們就把掛牌價降到了450萬元。降價賣,我們心里也很難受,但是要尊重市場規律。”李敏夫婦稱。
不過,中介評價稱,李敏夫婦在市場低點置換,新購置房子的價格也會降低,不算虧。
時代周報采訪了解到,以往,由于上海二套房的首付比例較高,置換客的通常選擇是,先將手里的房子賣出,再買入心儀的房子。而“滬九條”提出,商貸二套首付下限由50%降為35%。得益于此,部分置換客可以選擇先買入心怡的房子,再將手中的房子慢慢賣出,尋找談得攏的買家。
中原地產某門店店長袁成對時代周報舉例道,其近期接待的一個二胎家庭,即是選擇先買了一套總價千萬的三房戶型,后續再找機會把手中原有的小房子賣掉。他感覺到,“滬九條”之后,買家置換的可能性更大了,置換的操作更便利了。此外,其門店還接待了一名高級白領,外地籍單身,由于“社保五改三”而具備了購房資格,最終買了一套總價800萬元的小兩房。
袁成總結道,“滬九條”之后,門店房源的成交周期縮短了,由之前的動輒半年時間縮短到了如今的一兩個月,有總價千萬的房子掛牌一周就成交。目前,門店代理的二手房的掛牌量和掛牌價較為平穩。
他表示,新政迄今門店的咨詢量和帶看量還處于穩步增長的狀態。店里有21個人,但是還是人手緊張,忙不過來,計劃再招5-8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