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眾大眾品牌2024年銷量快報里有這樣一句話:燃油車堅定做頭部。個人感覺很有嚼頭。
根據一汽-大眾公布的全年銷量數據顯示,其全年累計完成終端整車銷售超165.9萬輛(含奧迪進口車),相比去年191萬輛減少約25.1萬輛,降幅約為13%,丟失的銷量大部被國內新能源車企拿走。旗下奧迪、大眾、捷達三大品牌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這表明一汽-大眾2024年面臨了不小的市場壓力。
大眾品牌作為銷量主力,全年交付92.8萬輛,注意是“終端交付整車”,這是非常可靠的銷量參考,盡管相比去年減少了約12.2萬輛是不爭的事實,但其燃油車仍處在頭部也是事實,燃油車市場份額甚至得到增長,穩居TOP2,合資量產品牌燃油車高端車型銷量占比為第一。
能讀出的信息是,整個合資燃油車都在縮水,但大眾不是縮得最厲害的那個,看看本田、日產就能大概明白,大眾旗下各主力車型要么處于細分市場第一,要么進入市場前二,這是大眾品牌“燃油車堅定做頭部”的底氣。
也還有危險信號,在國內汽車市場迅速向新能源、智能化轉型的背景下,包括一汽-大眾在內的合資都面臨轉型壓力,盡管一汽-大眾在2024年啟動了“油電雙智”新戰略,加快主力車型的新能源化進程,也增強了智能化領域的投入,但其銷量下跌趨勢并未得到完全遏制,尤其燃油車整體份額的下滑,哪怕是燃油車頭部的體量也會被擠得越來越小,這點值得大眾乃至所有以燃油車為主導的品牌警惕。
其在新能源領域也不是沒有成果,亮點是其ID.4 CROZZ牢牢占據著合資純電SUV細分市場的第一,累計銷量破15萬,一汽-大眾ID.家族累計銷量破20萬輛。這個成績與自主品牌比較雖為螢火之光,但在合資陣營堪稱皓月之明。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汽-大眾比其他合資“更用心”的地方,對新能源“不傲慢”的態度至少配得上一朵小紅花了。問題在于合資于新能源方面天生不具備高級感,使得大眾的燃油車與電車被消費者區別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