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是鴻蒙生態史上最關鍵的一年。
過去一年間,華為發布了原生鴻蒙操作系統(HarmonyOS NEXT,也稱“純血鴻蒙”),首個國產全棧自研操作系統正式誕生。華為舉全公司之力投入到原生鴻蒙系統的生態建設當中,迄今已有超過16000多個鴻蒙原生應用和元服務上架,滿足用戶日常使用時長的99%。
但操作系統生態建設并非一年之功,上架也只是生態構建的第一步。如果說2024年的成果意味著原生鴻蒙初步立足,那2025年將決定原生鴻蒙是否能夠走遠,真正成為自iOS和安卓之后的操作系統第三極。
在首屆鴻蒙生態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鴻蒙生態雖然已經有滿足消費者日常生活所需的主要應用,但相比業界成熟的操作系統生態,鴻蒙生態還需要有消費者個性化需要的應用和各類精品應用。
“據我們分析,10萬個應用是鴻蒙生態滿足消費者需要的成熟標志,這就是鴻蒙生態未來半年到一年時間的關鍵目標,也就是鴻蒙應用上架的沖刺階段。”徐直軍說。
從16000到100000,增量從哪里來?
政企應用是其中的重要一環。這些應用覆蓋范圍小、使用低頻,但卻是許多人的剛需。目前已經有北京 “京辦”、深圳 “i 深圳”、上海 “隨申辦” 等政務服務APP啟動或完成原生鴻蒙應用開發,但全國還有大量的市、縣級政務服務 APP 尚未啟動遷移。
此外,一些特定領域的政務監管APP,例如環境監測、文物保護、市場監管等垂類應用,以及化工、冶金、紡織等特定行業的生產管理、供應鏈協同、質量檢測等專業APP 同樣也將是鴻蒙生態擴張的目標。
徐直軍曾多次公開號召政企社團組織“關注加快把內部應用系統適配鴻蒙”。其一是讓更多政企事業單位決策者認識鴻蒙,其二才是意識到遷移的必要性。
參與鴻蒙市場推廣的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其接觸到的許多國企決策者,都需要首先解釋鴻蒙、原生鴻蒙、純血鴻蒙、HarmonyOS 等概念,不過這一困難直到原生鴻蒙系統正式發布之后有了極大的改善。這名人士也稱,許多地方政務APP的系統非常繁雜,決策者擔憂遷移過程中的安全風險,以及后續開發和維護成本。
一名華為內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華為劃分了23個行業門類,并針對各行業做了模板應用,相關企業可以參照樣板間應用,把自身的應用快速遷移到鴻蒙陣營。同時,華為和大量的合作伙伴有業務的往來,策略是用產品力、產品競爭力和華為產品體量等優勢來牽引應用鴻蒙化的改造浪潮。
為了補足部分應用缺乏的情況,華為在上架了一款名為「卓易通」的APP,通過卓易通,用戶可以安裝使用多數暫時還沒有在鴻蒙應用商店上架的APP。不過,已經上架鴻蒙應用商店的APP則不能通過卓易通來使用。
而針對已經上架的鴻蒙版APP,2025年的目標則是持續打磨更新,增強可用性。
例如,鴻蒙版微信自10月開啟內測以來一直保持密切的更新節奏,最新的測試版本已經支持多選消息轉發、小游戲、金融理財、便民服務等新功能。2025年,正式版的微信也將上架鴻蒙應用商店。
一位參與鴻蒙版應用開發的工程師認為,只有更多用戶使用鴻蒙版APP,開發者才能有持續更新的動力。徐直軍也曾呼吁更多的消費者能夠接受、包容鴻蒙生態的年輕不成熟、幫助完善鴻蒙生態,消費者對鴻蒙缺點、應用不足的發現,就是鴻蒙快速前進的原動力。
在今年推出的旗艦新機Mate70系列中,華為采取了雙系統策略,用戶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升級原生鴻蒙,同時也可以切換回兼容安卓的HarmonyOS 4.3。這是許多新系統推出之初的慣常動作,但它顯然不會是終局。
另一個確定性較高的消息是,2025年,除手機之外的更多設備都將搭載原生鴻蒙,例如電腦。余承東曾透露,由于制裁相關影響,目前的華為PC可能會是最后一批搭載Windows系統的筆記本電腦,后續將會有鴻蒙系統的PC產品。
這個過程可能會比手機的普及更加迅速。華為軟件工程部龔體曾表示,手機的生態相對成熟以后,其他設備的生態解決難度會更小。“希望在用兩年左右的時間,把國內生態做得相對比較成熟,接下來再考慮出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