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近年來音頻廠商越來越少地鼓吹TWS耳機的音質,其實從各大品牌、機構主導的音頻產品市場調研來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隨著TWS耳機的普及,越來越多向舒適佩戴、續航時間等使用體驗方向轉變,開放式耳機以不塞住耳道、可獲得外界聲音等特點,獲得了普通消費者的青睞,也越來越長地占據我們佩戴時長。
曾經的耳機市場,日系細膩的聲音還原、富有設計感的外觀是占有三分天下的,而今,索尼依舊保留了多年的技術積淀和那一份好口碑。比如在降噪耳機中,索尼耳機便能與技術初創者抗衡,產品力上更是打得有來有回。當然,索尼音頻產品的背景絕不是“技術跟隨者”,索尼在訂制耳機、專業音頻設備上也有深遠的造詣;而且我們這一代人,基本上是伴隨Walkman而成長起來的,從創始人盛田昭夫到設計師井深大,都是那個時代帶來聽音設備變革的偉大名字。
當開放式耳機浪潮到來時,索尼其實很早就觸及這個領域,但以索尼的性子,從來不是簡單的“Ctrl C+Crtl V”,甚至在索粉們的戲言中,索尼耳機一直都有“造型怪誕”的名頭,從夾耳式的earcuffs,到貼耳式管狀體xperia ear duo,它們的面市時,或多或少都讓人感到買的是一款“概念”產品。但事實上,每一款產品都是經過索尼工程師實踐多種工程樣品、精雕細刻才敢推向市場的,不然如何敢直接挑戰每個細分市場的先行者。
索尼早在2022年便推出了開放式耳機的系列——LinkBuds,官方將其稱為“全開放式真無線耳機”,從產品定義上可以看出,索尼的開放式耳機并不是照抄開放式耳機的耳掛形態,而是要從TWS耳塞一以貫之的形態來創新。LinkBuds的設計相信大家早已熟悉,改造發音單元、中央開孔的“圓餅”造型當時便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索粉們形象地給它命名為“甜甜圈”。
我們體驗這款耳機時,對其入耳體感有褒有貶,總體評價是好評:比如體積小、重量輕、易便攜、長續航;但由于要塞入耳甲腔內側才能戴穩,LinkBuds上手佩戴需要適應,但佩戴好后的穩定性是不輸入耳式耳塞的;另外,“圓餅”造型并不能與千人千耳的耳廓完全適配,外邊緣的硬質材質或多或少會帶來久戴“脹”感,觸膚體驗需要改進。從臨近聽音的貼合度來看,它的環形發聲單元營造的聲場是值得加分的,與單元分離的球形觸控區也易于操控……
評測前聊了很多前代產品的信息,相信大家會對LinkBuds今年的新品更具期待。時隔兩年,LinkBuds系列如同當初推出LinkBuds和LinkBuds S一樣,同樣推出了入耳與開放式兩種款型,型號名稱更改為LinkBuds Open和LinkBuds Fit,從名稱上,索尼直接用Open來宣示產品的清晰定位,一個是主打降噪的入耳式耳塞,一個是主打開放聆聽的耳機,我們評測的正是這款全新的開放式耳機LinkBuds Open,先來看看兩代產品間到底有何不同。
第一眼的外觀感受,LinkBuds Open便有和前代相當大的進步,“甜甜圈”環形開放發聲單元造型還是沒有改變,但在材質與造型上已經與前代拉開的差距:首先,耳機主體全部包裹了軟硅膠套,這能大大緩解佩戴壓力,而且也去掉了SONY LOGO,令耳機更加簡約;另外,接觸皮膚的部分材質也有升級,更細膩致密,呈現一種玉石般的手感,就連耳機充電盒,也加入了大理石般的材質,大大拉升了產品的“高級感”。
從實用角度,LinkBuds Open大大升級了耳機的運動屬性,比如耳機的穩定設計,便從之前鏤空的半圓造型,改為了一體設計的“小耳朵”(實際為硅膠套的一部分,中空設計更加柔軟),這樣的設計被官方稱為無感側翼撐架,它能夠提供更加穩定的三角支撐,即使激烈運動也能保持耳機佩戴穩定。不僅如此,LinkBuds Open的側翼撐架還支持更換,用戶可根據耳廓大小與構造選擇與之適配的。
從細節上看,LinkBuds Open也有很多變化:比如耳機優化了內部布局,令尺寸進一步縮小,比前代減少了約2mm,但單邊耳機的重量卻增重到5.1g(前代為4.1g),所以器件密度明顯更高了;比如耳機的發聲孔設計也參照整體的玉石風格做了簡化,僅保留了一圈圓形發聲孔,但孔徑增加后反而令聲音更易通過,實聽的臨場感更佳;而充電的金手指,也從三個減為了兩個,保證充電效率不降低的同時,讓耳機更顯簡約一體。
從參數上來看,LinkBuds Open不僅升級了藍牙版本,而且還大幅提升了續航時間,耳機從前代的5.5h升級到了8h,就個人體驗而言,這是非常實用的,由此增加的耳機重量也是非常值得的;另外,充電盒的蓄電能力也從12h提升到了14h,總體續航時間從17.5h提升到了22h。另外,耳機的快充效率也有所提升,以往充電5分鐘,使用1h,如今僅需3分鐘便能達成。另外,耳機還新增了節電模式,電量20%時自動開啟該模式,該模式下會自動關閉EQ、DSEE、智能免摘、語音控制等功能,進一步延長續航。
從功能上看,LinkBuds Open依舊提供了360臨場音效功能,它是通過分析人耳形狀來實現頭部追蹤,采集頭部運動數據的核心硬件是一塊來自博世的六軸陀螺儀IC,該硬件還升級了頭部姿勢控制功能,我們一會再講。360臨場音效功能并非所有場景都能實現,需要在索尼精選 Hi-Res 音樂App支持下,并且保證播放音源的手機版本為Andriod13及以上。在現實聽音中,耳機不僅提供了光學傳感器來實現摘取耳機自動暫停音樂播放,恢復佩戴自動播放功能,而且還新增了一個全新的智能免摘功能,它會在開啟交談時自動暫停音樂,并濾入環境聲,方便隨時與人交流。考慮到該功能可能由一些環境噪聲所激發,耳機還提供了單點觸控區便能恢復音樂,如果沒有立即恢復不要著急,耳機默認的是單擊15s,性急的朋友可以在Sound Connect App自定義恢復時間。
從操控來看,LinkBuds Open在觸控和頭部姿勢控制的基礎上增加了語音控制:其中觸控功能依舊傳承了前代非常有意思的廣域點擊功能,在App中開啟該功能后,輕點耳前的臉部位置,也能實現操作,該功能的默認操作依舊是雙擊暫停與播放音樂(來電時則為接聽或結束通話)、三擊下一首(來電為拒接),主打一個簡單清晰易上手。頭部姿勢控制更為簡單,用一句話來說就是“點頭Yes搖頭No”,為了防止頭部姿勢控制在佩戴誤觸發,它的功能并未用來控制音樂播放,僅用于是否接聽電話時觸發。語音控制是這一代耳機新增的控制功能,本以為索尼會用上“小尼”之類的昵稱,沒想到還是平凡無奇的“Hey,你好”,用它可以實現音量調節、播放/暫停、上一首/下一首等操作;當然,你也可以用該功能加載手機中的語音助手,發布簡單指令就可以聽書、看視頻、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