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緊湊級與中級轎車的版圖中,秦 L 與秦 PLUS 的銷量都十分亮眼,也吸引著眾多消費者的目光。它們都是比亞迪A級車的銷量擔當,但是秦L推出時一直被消費者看作是秦plus的升級產品,兩輛車定位相似但是產品細節卻有多處差別,目前售價上也相差2萬元左右,今天咱們就來看下這兩款車到底誰更值得購買,秦L是否能夠支撐這2萬的差價。
外形區別
兩款車皆一脈相承比亞迪標志性的 “龍顏美學”,不過秦 L 顯然將這一設計理念雕琢得更為精致大氣,定位為 “新國潮龍顏美學” 的它,線條走勢仿若靈動又磅礴的游龍。
前臉大尺寸的進氣格柵,內部采用了點陣式布局,宛如龍鱗般熠熠生輝,犀利上揚的大燈組猶如龍眼,透著犀利與睿智,搭配下方貫穿式的進氣口,讓整車前臉充滿攻擊性與科技感。從側面看,秦 L 修長的車身在流暢腰線勾勒下盡顯優雅,溜背式造型過渡自然,賦予車輛轎跑般的動感姿態。車尾部分,貫穿式尾燈設計再度升級,點亮后辨識度極高,微微上翹的鴨尾更是點睛之筆。
反觀秦 PLUS,整體風格更偏向于精致小巧。它的進氣格柵面積相對小一些,采用橫幅式鍍鉻條裝飾,視覺上少了幾分秦 L 的霸氣,多了一絲內斂。車身側面線條簡潔明快,沒有秦 L 那種大幅度的溜背曲線,顯得較為規整。車尾設計簡潔大方,貫穿式尾燈同樣醒目,不過整體車尾的立體感不如秦 L,整體給人感覺是務實家用的風格,而秦L 則更像是時尚出街的弄潮兒。尺寸上,秦 L 以 4830mm×1900mm×1495mm 的長寬高以及 2790mm 的軸距,而秦 PLUS 是4765mm×1837mm×1495mm 與 2718mm 軸距,站在一起,秦 L明顯更為魁梧。
內飾空間
走進車內,秦 PLUS 環抱式座艙的設計初衷是為駕駛者營造溫馨包裹感,中控臺運用大量柔和曲線,搭配不同材質拼接,視覺層次豐富。基礎款車型配備 10.1 英寸中控屏,操作流暢度尚可,滿足日常導航、多媒體功能足矣;中高配的 12.8 英寸大屏更是亮眼,集成智能車機系統,各種 APP 隨心用。
秦 L 則大走簡約科技風,中控臺線條硬朗直接,減少了冗余裝飾。全新樣式的多功能方向盤握感飽滿,中央醒目的 LOGO 提升格調。重點要說的是那塊頂配才有的 15.6 英寸超大中控屏,視覺沖擊力極強,車機系統也更為智能先進,分屏顯示等新功能讓駕駛與娛樂兩不誤。
空間表現上,得益于尺寸優勢,秦 L 的后排堪稱寬敞,乘客能輕松翹起二郎腿,純平的后排中間地臺,讓滿載出行毫無壓力。秦 PLUS 的后排腿部空間稍顯局促,地臺的小凸起也會讓中間乘客不太自在,后備箱容積方面,秦 L 同樣更加寬敞,家庭出行放置大件行李也更輕松。
用車感受
配置層面,秦L下足功夫。換裝的四連桿獨立懸架對比秦 PLUS 的扭力梁懸掛,是質的提升。過減速帶時,秦 L 能輕柔化解震動,駕乘體驗平穩舒適;高速過彎,車身姿態保持良好,不會有明顯側傾。透明底盤功能讓駕駛者對路況了如指掌,可開啟全景天窗讓車內采光通透無比。外放電功能堪稱露營神器,隨時隨地變身移動電站。秦 PLUS 雖配置也不低,但相比之下,在舒適性與功能性配置上稍顯單薄。
秦L底盤
秦plus底盤
能耗表現更是秦 L 的高光時刻,第五代 DM 技術賦能,百公里虧電油耗低至 2.9L,實測不少車主開出低于 2.5L/100km 的數據,堪稱 “省油標兵”。
秦L
秦 PLUS 用第四代 DM 技術,日常虧電油耗大概在 3.7L/100km 左右。續航里程上,秦 L 電池容量分別為 10.08kWh 和 15.874kWh ,對應 WLTC 工況純電續航 60 公里和 90 公里;秦 PLUS 電池容量 8.32kWh 與 18.32kWh,純電續航 46 公里和 101 公里 ,滿油滿電綜合續航秦 L 超 2100 公里,極限狀態超 2300 公里,相比秦plus進步還是非常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