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放開限購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通過觀察放開限購并沒有收到預期效果,相反二手房的掛牌量急劇增加。前段時間一些自媒體和中介機構著實激動了一些日子,現在都堰旗息鼓了,那些夸張的說法沒有人相信了,再說下去自己都不好意思。
歸根結底,樓市已經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房價再漲漲不動
除了買不起,還是買不起,勉強上車的人,現在還貸倍感壓力,高房價帶來的惡果,除了給炒房客帶來紙面財富產生的片刻狂歡外,用一句后患無窮一點都不算太過?,F在各種刺激手段能用的差不多都用了,仍然沒有什么明顯的作用。
唯一能解釋的只有“房價實在是漲不動了”,其實房價漲與不漲收入早就擺在那里,至于前些年一直在漲,并不是真實的需求在推動,看看某房理、炒房一姐等集資炒房被揭開內幕,原來很多人上車都是被虛假的信息趕上車的,當公眾知道真相之后,就像今天的股市一樣,開始用腳投票,一走了之,炒房的騙不到人,一部分人又買不起,改善性需求并不是那么著急,房價再上漲就沒有推動力和理由了。
從另一個方面看,各地二手房掛牌量一直居高不下,現在的二手房去化周期大大長于“漲價去庫存”前的2015年,賣不完根本就賣不完。
現在能將手頭持有的二手房賣出去就不錯了,還想漲什么價。
房價跌也跌不起
從供需規律上來看,價格下降需求增加,剛需對房價的反應最為敏感,越跌越好。問題是當下即使房價跌到一定的程度,需求一端還是會選擇觀望,并認為,房價可能還會降,并不是一跌就會出手。沒有更低,希望等到一個最低的價格,這么說來,并不是房價一跌市場就會復蘇。不是一直跌就能解決問題。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房價無限下跌也有一定的風險,首先下跌抑制部分投資需求,如果持續下跌,誰還會買這種虧損的投資產品呢。
尤其是如果一直跌下去,也會給銀行帶來一些風險,前些年高迫切要扛桿買房的人,貸款太多的話就會爆倉,當房價跌到一定的程度后,房子的價值可能會低于抵押的價值了。當事人增加不了抵押物,銀行就會承擔風險,因此,房價下跌雖然利大于弊,但是無限地下跌下去,也有很多負面影響也是顯而易見。
當市場景氣之時,房子被認為是一種優質資產,現在市場持續下跌,之前的優質資產變成了沉重的負擔。
再跌投資買房的人扛不住,銀行也扛不住,房企更扛不住了。
不漲不跌也不行
現在的膠著狀態實際上是沒有上漲,跌的也不多,大部分城市是有些回調,但與2015年之前的漲幅相比,實際上并沒有跌多少,用網友的話說還沒有跌到位。
盡管如此,現在這種沒有上漲,已經跌了一些,類似于不漲不跌的狀態,市場成交十分低迷,市場缺乏流動性,流動性是經濟活力之王,沒有成交量流動性無從談起,長期在有價無市狀態下拉扯也不利于經濟的發展,沒有成交,貸款買房的人持有成本會持續上升,對地方來說,沒有成交就沒有稅收,對那些對土地財政,尤其是房地產依存度較高的地方,房子賣不動,意味著稅收收不上來,公職人員的工資發放困難也隨之而來。
從這個角度來說,不漲不跌比起漲價、下跌壞處更大,漲價有成交有稅收,下跌多一點也有人入手,也有成交和稅收,不漲不跌沒有成交稅收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