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價:8G+256G版1399,12G+256G版1599,12G+512G版1899。
主打輕薄,影像,保障。首發第三代驍龍6s。
競品方面,最主要的競品就是VivoY100(12G+256G版1799),二者都主打輕薄影像,性能也最接近。其他附近價位主打輕薄的手機還有紅米Note13(12G+256G版1299),榮耀X50i(12G+256G版1299)。
性能方面(驍龍6sg3解析)
首發驍龍6sg3處理器,別看它名字好像是新一代處理器,實際上它就是驍龍695的小加強版。或者換個說法,它和驍龍695就是同一個處理器的不同頻率版。正如驍龍8sg3明顯弱于驍龍8g2一樣,驍龍6sg3也明顯弱于驍龍6g1。驍龍6sg3目前的定位就是高于驍龍4g2,低于驍龍6g1。
隔壁發哥沒有跟它對位的處理器,它的定位在發哥的角度講,高于天璣6300,低于天璣7050(其實有一個比較接近的天璣7025,但是國區并沒有天璣7025的機型在售,所以對消費者而言就是沒有對位)。
CPU部分,A78中核頻率比驍龍695提高0.1GHz,來到2.3GHz,A55小核頻率比驍龍695提供0.2GHz,來到2.0GHz。CPU性能比驍龍695小幅進步了5%,流暢度稍高一點,不過普通消費者還是可以把它的流暢度視同驍龍695,畢竟改進幅度很小。
由于驍龍6sg3沒有競品,這里只能拿機型上有一些競爭關系(機型價位也有差距,不是直接競爭關系)的天璣6080來參考。驍龍6sg3的CPU性能比天璣6080強20%,這個幅度就會有明顯流暢度差異了。當然也要考慮到S50Neo價格也差不多比兩個天璣6080競品高20%,所以基本就是一分錢一分貨的問題,性價比是同一檔的。
GPU部分,目前沒有具體的頻率數據,我從已知的數據和消息里估計,大概就是提高到900MHz左右,相比驍龍695有9%的GPU性能提升。它和驍龍695的游戲體驗對普通消費者來說也區別不大。對比天璣6080,GPU也是大約提升9%,天璣6080是個側重GPU的處理器,所以游戲劣勢會比流暢度劣勢小得多(游戲也會吃CPU的,所以實際游戲里驍龍6sg3還是會比天璣6080明顯更好),當然,還是那句話,天璣6080并不對位驍龍6sg3,還要考慮差價才行。
能效上,驍龍6sg3無疑同驍龍695半斤八兩,畢竟就是同一個處理器的不同頻率版。二者能效都明顯強于天璣6080,主要得益于架構先進兩代。
相比更高定位的驍龍6g1,驍龍6sg3的CPU性能弱非常多,主要差在中核數量只有驍龍6g1的一半。GPU部分驍龍6g1比驍龍6sg3強50%,二者主要差在GPU架構(驍龍6g1是更先進的Adreno700架構)。能效上,驍龍6g1也能憑借多一倍的中核更勝一籌。
相比更低定位的驍龍4g2,驍龍6sg3的CPU只是稍強5%,一點點提升。GPU部分驍龍6sg3領先150%,驍龍4g2的GPU太弱了,所以在高通內部選,只要有游戲需求,就應該盡量加錢上驍龍6sg3。能效上也是驍龍6sg3更好,臺積電N6還是要比三星4LPX好些的。
性能整體而言,在低價位的輕薄機型里,驍龍6sg3是性能最優選,否則就要放棄輕薄,選擇更大更重的機型。雖然相比驍龍695提升很小,但總歸確實沒有別的更好選擇。它和天璣6080屬于都對得起各自價位,就看愿意出多少預算了。
影像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