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最勁爆、最震驚和最意外的財經消息,莫過于證監(jiān)會恢復了三個交易所的IPO工作了,全面恢復受理和審核新股發(fā)行工作。
而我們可以看看以往的類似情況,以前也有幾次暫停新股發(fā)行的情況,當然,無一例外的都是大盤行情非常差的時候,而以往恢復發(fā)行新股,不管是半年還是一年,都是在大盤指數企穩(wěn),市場信心得以恢復之后才重啟。
這一次呢?A股市場年初才經歷過股災式的慘烈下跌,最低點殺到了2635點,好不容易反彈到3100多點,大部分股民和基民并沒有回本,而指數又從3100多點回調到3000點左右,市場信心崩塌,股民和基民損失慘重,特別是上周的行情,天天陰跌,周五連3000點都保不住。3000點重不重要呢?可以說不重要,因為3000與3100或者是2900都是指數點位,股市本就有漲有跌,指數點位無非就是反映指標股的行情而已。但是3000點又非常重要,為什么?3000點是這么多年中國股市的心理點位,A股圍繞3000點已經有個50多次的震蕩,而中國股市才三十多年的歷史。一般情況下,市場普遍認為,3000點以上,說明股市行情不太差,3000點以下責是行情比較差的時候。
證監(jiān)會在A股剛剛丟失3000點的當下,沒有出臺股民普遍關心的大股東減持、量化和轉融通等多年詬病的利好政策,卻發(fā)布了讓人意外的恢復IPO相關工作的信息。用意何在呢?
有一點我們必須明白,監(jiān)管層絕不會把資本市場往死里整,畢竟,一個強盛的國家,資本市場的繁榮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
道理我相信大家都明白,但是對當下行情恢復IPO的事情卻可能真是一頭霧水。說實話,我也有點沒搞明白。
冷靜下來想一想,如果加快劣質上市公司的出清,完善欺詐發(fā)行和退市補償等相關的制度,讓保護投資者從口頭變成實質性的,那么加快劣質上市公司退市,對資本市場來說,不是壞事,而是好事。
發(fā)行端也是一樣,不是不能發(fā)行新股,而是要解決以往發(fā)行新股的諸多弊端,比如高價發(fā)行,比如大股東減持規(guī)定,比如限售股轉融通等等,讓發(fā)行上市成為助力實體經濟的推動力,而不是為了造就一小批富豪的手段,如果繼續(xù)這樣下去,我相信中國資本市場會越來越差。
事情既然已經確定了,我們也只有接受,但是,無論如何,我們希望看到的是發(fā)行新股要從助力實體經濟角度出發(fā),加強審核的力度,堅決杜絕造假、欺詐發(fā)行,堅決杜絕大股東上市后通過各種途徑變相賣出限售股套現(xiàn),堅決維護廣大投資者的切身利益,否則,中國股市將不用外資做空,自己都會成為世間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