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時代,合資車依然是香餑餑。今年11月份主流合資品牌零售量也達到60萬輛,環比增長6%,其中日系和德系車都深受國內消費者歡迎。一個是經濟耐用,一個是動力出色底盤扎實,所以在新能源時代也有不少擁躉。
如今進入2024年尾聲,日系和德系車企都陸續公布了2025年SUV車型規劃,豐田第六代RAV4、日產全新樓蘭、大眾途昂Pro等重磅車型會陸續進入市場,那么在新車來臨之際,我們來看看它們在市場變革時期有何設計上的變化。
日系車的設計越來越個性
在汽車市場中,日系SUV以其卓越的燃油經濟性、可靠的耐用性和較高的保值率而廣受消費者青睞。這些車型不僅在日常駕駛中表現出色,而且在長期使用中也能保持較低的維護成本和較高的轉售價值。對于追求實用性和經濟性的消費者來說,日系SUV無疑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在SUV領域,豐田旗下的RAV4素來有不錯的表現,如今月銷量也有2萬輛以上,在SUV銷量榜單中排名前列。
但是第五代RAV4榮放在市場上已經征戰多年,從價格體系方面來看已經被打得千瘡百孔了。為了進一步提升競爭力,第六代車型來了。第六代RAV4的假想圖已經在網上曝光,新車外形設計就像一個小號普拉多,方方正正的車型,看著很硬派。
據悉第六代RAV4將主打油混和插混動力,根據規劃,其燃油版的年產量將從12.38萬輛下降至6.53萬輛;同時,油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年產量也從5.85萬輛增加至11.7萬輛;插電混動版年產能2.42萬輛保持不變。這意味著新車將同步推出 2.0L 純燃油版、2.0L 油電混動、2.5L 油電混動以及 2.5L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甚至有消息稱未來會加入純電動版。
除了豐田RAV4,日產全新樓蘭也即將進入市場。在市場上,樓蘭車型可以說是一位低調學霸,產品力設計出色,但是市場聲量始終不如逍客、奇駿。但是這一次,全新樓蘭帶著一身科技范兒強勢來襲,似乎要在燃油車的末班車上再搏一把。
智能科技配置是全新樓蘭的大亮點,配有分層式儀表面板,采用雙12.3英寸一體式屏幕和帶有觸摸屏控制面板的雙區空調控制。車機系統內置谷歌技術,包括地圖、助手和Play商店,同時老款的3.5升V6發動機也直接換成2.0升渦輪增壓直列四缸發動機。
轱轆哥認為此次全新樓蘭更智能化的科技配置契合了市場需求,2.0T發動機也能進一步壓低車輛的制造成本。至于全新樓蘭進入國內后能否提振市場成績,關鍵是看日產的誠意,如果價格定得親民還是很有希望的。
可見,日系燃油SUV的變化很徹底,造型設計進行了全面革新,更大膽,更個性,甚至帶來了純電動版本。但是這種變化有利也有弊,利的一面是能夠給人新鮮感,而弊端就是消費者不一定能適應這種個性的日系車。
德系車在穩中求變
與日系車型一樣,德系車在國內市場的份額也不少,今年11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額達到15.6%,比日系車的12.4%零售份額更高。而在這份成績中,上汽大眾、華晨寶馬、奧迪等品牌旗下的SUV車型都貢獻了不少。在即將到來的2025年,這些品牌也是持續發力。
其中上汽大眾即將帶來途昂Pro,此次新車升級,不管是車頭外觀還是隱藏式門把手等設計元素,都有著濃重的“電味”,換裝電動化風格前臉,甚至車內或會采用大疆智駕方案、高通驍龍8155芯片、三屏聯動、座椅按摩等配置。考慮到大眾品牌在國內市場的口碑不錯,加上這次全方位的升級,確實能吸引不少消費者的目光。而且,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消費者對大型SUV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未來途昂Pro獲得好成績并不難。
再來看BBA,奧迪全新Q5L、寶馬X3長軸距版、奔馳全新GLE都即將進入市場。其中寶馬X3長軸距版針對外觀、內飾、智能化、動力系統等方面都進行了大幅度升級,尤其是內飾,設計煥然一新,配備由12.3英寸數字儀表和14.9英寸中央控制顯示屏組成的一體式懸浮曲面屏,搭載寶馬第9代iDrive操作系統,支持QuickSelect、語音控制、蘋果CarPlay/安卓Auto手機互聯映射、在線導航等功能。動力上還將提供插電混動版本,可提供81-90km的純電續航。
奧迪全新Q5L則有11.9英寸和14.5英寸的雙屏設計,雖然在尺寸上不及寶馬X3,但其獨特的弧形曲面、一體化設計、懸浮感以及對駕駛者的包圍效果,再加上電容觸控的運動型D型方向盤,更有科技感和更美觀。動力上除了燃油、輕混,還有插混版本。
奔馳全新GLE則是中期改款車型,內飾可能會是最大程度的變化。全新版本的三輻多功能方向盤,以及懸浮式中控+與液晶副駕駛顯示器一體化的屏幕被配備在車內,使其展現出一種與其他同級車型相比的豪華感覺,并計劃推出燃油版本和插電式混合式車型供消費者選擇購買。
通過這些德系新車的設計可以看到,它們主要是在現有車型的設計理念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新車型的共同點是變得更智能,均有大屏幕設計,同時都推出了插電混動版本,這一切變化都在迎合國內消費者的購車需求,至于變化后的新車型能否讓消費者埋單,未來的市場售價很關鍵。
現在燃油車還有很高的市場份額,同時燃油車又有較為可觀的利潤空間,合資車企都不想放棄這個板塊,也不應該放棄。不過即將進入市場的合資燃油SUV也在積極求變,它們通過更智能化的大屏幕設計,更豐富的電氣化動力總成,甚至是更個性的顏值,來滿足當下消費者的購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