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一汽奧迪,我們來到Design Shanghai,在眾多優秀展品中,換個角度來看看這臺有著眾多黑科技的Q6L e-tron,以及它背后,為什么重新定義了燈廠概念。
奧迪被親切地稱呼為“燈廠”,多年以來奧迪似乎也一直在努力維護著這一稱號,眼前的這臺Q6L e-tron可謂是將燈光設計樹立了新的標桿,將燈光的作用轉變為溝通、互動和個性化的媒介。那奧迪在照明技術上做了哪些革新?又有哪些車燈堪稱里程碑式的作品,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邁進“燈廠”的大門一探究竟。
①最早的鹵素大燈
1962年,以奧迪為代表的歐洲品牌率先將鹵素燈用在汽車大燈上,先進的光源引領著行車安全,從白熾燈到鹵素燈的發展對汽車外觀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設計師更是通過優化燈絲布局和反射面設計,有效提高了光通量,這使得奧迪的車型在夜間行駛時,能夠提供更明亮、更均勻的照明效果。從20世紀80年代不規則形狀的前大燈面世,到90年代末清晰透明燈罩的上市,設計師們開始用車燈造型定義奧迪車型的外觀。
②最早研發的氙氣大燈
上世紀90年代初期,奧迪試圖打破汽車近百年的“鹵素史”,將氙氣大燈的研發提上日程。1994年的第一代奧迪A8是奧迪首款配備氙氣大燈的車型,在亮度、清晰度、啟動速度、設計與造型以及耐用性等方面都展現出卓越實力,奧迪在豪華車市場上脫穎而出,成為當時照明技術領域的佼佼者。
③最早的LED大燈
氙氣大燈時代后便是LED的舞臺了,從此,數字光源引領美學設計。LED能直接把電能轉化為光,而且這種燈源能瞬間點亮沒有延遲,它的工作效率極高,同時能耗低、光輸出的效率高。2004年,奧迪首次在前大燈中使用了LED,用作奧迪A8的日間行車燈。
④最早的矩陣式LED大燈
如果說鹵素燈到氙氣燈是革命,氙氣燈到LED是創新,那么LED到矩陣式LED就是“燈”峰造極。2013年,奧迪再度成為首個量產搭載矩陣式LED大燈的品牌,奧迪A8的矩陣式LED大燈讓世人為之驚嘆,也為奧迪A8新技術的應用鋪平了道路。矩陣式LED遠光燈的25個獨立發光二極管可以被分開激活或熄滅,甚至被調暗,再通過車輛的攝像頭高精度探測道路上的其他使用者,從而實現了熄滅獨立的二極管避免發生眩光影響他人,但同時仍然可以擁有照亮道路的功能。
⑤最早的數字矩陣式LED前大燈
2019年奧迪發布了奧迪e-tron,其配備了采用DMD(數字微鏡元件)技術的數字矩陣式LED前大燈,這標志著奧迪又一次成功地在量產車照明技術領域實現了創新,汽車工業正式邁入“數字化照明時代”。當各家還在普及矩陣式LED大燈時,“燈廠”奧迪卻已經實現了大燈的智能交互功能。這其中的核心就是DMD數字矩陣式大燈技術。這套技術主要依靠一塊具有130萬個微型透鏡的數字控制芯片,當高強度的LED光線通過反射照射到芯片上后,再由電腦系統控制芯片上微型透鏡的角度,進而實現極為精妙、豐富的大燈光線造型組合,說白了這就是一個前置“高亮度投影儀”。
⑥最早的數字OLED尾燈
2020年,奧迪Q5L搭載使用了數字OLED尾燈。這套尾燈具備3組共18個獨立的單元,可分別控制。奧迪將OLED尾燈數字化,從之前只能顯示固定的內容,演變成了可以顯示各種信息的“顯示屏”。例如,通過內部OLED發光單元的不同組合,顯示出箭頭、三角等符號,提醒后車做出避讓動作。隨著OLED尾燈內部光源數量的日益提升,尾燈將徹底變成高清顯示屏。就比如這次Design Shanghai亮相的Q6L e-tron。
奧迪Q6L e-tron采用第二代數字OLED尾燈,尾燈組將能實現更加復雜的造型設計,并且能顯示更加豐富、個性化的圖像。當“燈廠”玩出新花樣時就能刷新你對豪華的認知,奧迪Q6L e-tron沒有辜負用戶對“燈廠”的期待,這是中國消費者對這家百年老店賦予的一種特殊情感。
在車身前部燈光布局方面,全新奧迪Q6L e-tron采用了奧迪車系少有的日行燈與大燈分體式設計,且擁有全球首創的主動式數字燈光簽名,打破了車燈界固有的傳統思路,讓“燈廠”再度領先于光的時代。數字日間行車燈采用了透明的3D效果LED(總計70個),包括61個單獨可控的發光單元,設計為透明的3D效果,結合精密的棱鏡結構和金屬質感的3D框架裝飾,使車輛的“數字之眼”更加引人注目。值得一提的是,Q6L e-tron可實現12段明暗調節,在任何圖形狀態下均能保持亮度一致,且10ms即可生成一副新畫面,超高的刷新率消除了視覺的閃爍感,可以降低觀看者的視覺疲勞。
后尾燈則采用了全新的第二代數字OLED光源,內部幾何狀的個性設計不僅僅是為了好看,同時擁有高識別度與高亮且不耀眼的色溫,將設計、功能性以及道路安全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更多的發光單元數量(每塊OLED面板的發光單元數量由第一代6個增加至60個,6塊面板共有360個發光單元,成本更高)確保了均勻性和高對比度的燈光表現,同時也打破了設計上的二維和三維限制。車燈亮度方面,奧迪Q6L e-tron所搭載的車規級OLED技術,刷新率達到“電競級”的每秒100幀,是極氪的三倍多,視覺流暢度更高。最新一代的車規級OLED技術,最高亮度支持20000尼特,是極氪的兩倍,在強光下也能擁有出色的顯示效果。
得益于第二代數字OLED技術,尾燈已經變成一種顯示屏,可以實現車對車通信,配合8種數字燈光簽名讓尾燈充滿活力,實現讓技術直觀可見的美好愿景。同時,全新奧迪Q6L e-tron還配備有專屬的投影式高位剎車燈,為駕駛者創造前所未有的燈光體驗。
可以說,如今市面上的車燈分為兩種,一種是奧迪,另一種是其他,燈廠之所以是燈廠,因為奧迪是其他車企的指路明燈,當各家還在探索最新的車燈技術時,奧迪早已邁開新步伐。第二代數字OLED尾燈繼續夯實了奧迪的“燈廠”地位,奧迪的車燈技術一直走在時代前沿,即便有些技術出于安全性和法規的考慮沒有率先量產,但絕對是最早投入研發的,我們能從奧迪的一些概念車上看到未來之光。
比如問界M9配備的具有投影功能的大燈,早在2021年的奧迪A6 Avant e-tron Concept上就已應用。奧迪A6 Avant e-tron Concept的數字矩陣式LED大燈擁有“影院級”的畫面品質,停在一面墻前,打開車燈便可通過墻面投射超大虛擬的游戲畫面,可通過智能手機操控車機自帶游戲。
之前提到的DMD數字矩陣大燈,同行業只有奔馳于2021年底上市的EQS搭載的“流星雨”大燈運用了類似技術,而奧迪在2020年推出的Q5上就運用了該技術。DMD數字矩陣大燈的升級版也就是交互式數字矩陣LED大燈,從時間來看也是奧迪最早提出這個概念并將其運用于概念車上。2023年12月,問界是首個將該項技術運用于量產的品牌,但缺少較大的OTA升級空間。
再比如激光大燈的研發,奧迪可以追溯到2013年,在一年后的2014年CES展會,奧迪公布了一臺名為Sport quattro Laserlight的概念車。該車裝備了一套在當時十分先進的奧迪激光大燈,之后奔馳才著手研發激光大燈以及照射距離能達到650m的一體式遠程遠光燈、2014年秋季全球首發的寶馬i8才量產搭載了發光強度是傳統光源10倍的激光大燈。
時間再回撥,2007年,雷克薩斯在其LS600hl上加入了LED大燈,成為第一個量產配備全LED大燈的汽車廠商。奧迪一看這哪行啊,雖然已經全球首創將LED技術運用到了日行燈,但這并不代表沒有全LED的量產能力,隨后便推出了配備全LED大燈的奧迪R8。而且奧迪一發不可收拾,隨后將LED大燈下放到更多的車型中,這才讓燈廠的名號越來越大。全LED大燈、LED光帶尾燈、LED日間行車燈這些之前只在頂級車型出現的車燈技術,現在的普及率越來越高,這背后需要感謝的難道不就是“燈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