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新能源汽車的電動化只是上半場,而下半場是智能化!為此,不少品牌都采取了非常快速的反應!今年10月23日,理想汽車宣布行業首創全新一代雙系統智駕方案端到端+VLM全量推送。緊接著11月28日,理想車位到車位智能駕駛率先推送。不到一個月的時間,2024理想AI Talk預告:高速城市全場景升級端到端+VLM,并將于12月31日全量推送AD Max用戶。由此可見,理想汽車對智能駕駛是多么的重視!
【1】理想智駕起步晚,但進步快!
在造車新勢力公司中,理想的智駕起步并不是最快的。因為理想認為,最終決定智能駕駛的最關鍵因素,是數據。因為人才可以流動、算法、算力只要有資金,是可以買到的。但只有數據,是買不到的,是積累起來的。也就是說,如果車賣不好,數據是積累不了的。所以理想汽車第一階段,就是先把車造好、把車賣好,然后積累更多的資金、人才和數據,到了一定時間點再大量投入,去達到更好的自動駕駛的效果。所以現在,理想是新勢力公司中少數盈利的企業了,就開始大力研發智駕。
而且從用戶反饋中,智駕的比例也在提升!2月AD Max的交付量占比只到20%左右,然后到今年下半年超過50%了。早期大家認為自動駕駛是一個功能,它跟座椅加熱沒有大的區別,并沒有解決用戶日常出行的舒適性。直到現在用AI來做自動駕駛,端到端+VLM真正解放用戶長時間的駕駛疲勞。當能達到綜合MPI(城市+高速綜合接管里程)100公里、幾百公里時,大家就真正愿意為自動駕駛買單了。
【2】2025年實現L3
按照現在的端到端+VLM這套體系,能力繼續迭代,理想有望在2025年實現L3。理想的目標是今年綜合MPI(城市+高速綜合接管里程)做到100公里接管一次的能力。這個接管不是安全接管,不是說你要撞車了才接管,是用戶覺得車開得不符合體驗、不舒服的接管。到明年、后年,會逐漸提升至500公里、甚至1000公里以上。慢慢讓大家對智駕越來越自信、越來越依賴。
而要達到500公里的綜合MPI(城市+高速綜合接管里程),預計需要2000萬Clips(視頻片段)的水平。如果2000萬Clips從不到5%的老司機去篩選,這里隱含的數據量,要達到50億公里甚至上百億公里的水平。
【3】李想:給我3年,實現L4!
李想在接受采訪時,當被問到“什么時候可以100%用自動駕駛?”的時候。李想說:“給我三年的時間,它需要技術到位,也需要產品到位,也需要一些環境和政策到位,也需要消費者對于人工智能的信任到位。”
同時,李想還說:“現在中國的汽車仍然非常內卷。電動化和智能化是兩場仗,電動化其實是相當于是一張門票,我認為L4會分出來真正的勝負。但是我們今天在做的所有事情,是為了L4拿門票,因為L4所需要花的錢,所需要擁有的能力,所需要的數據量,是今天所不具備的,所以今天大家要靠這個東西去拿L4的門票。“
而拿到L4的門票,李想說,要有足夠的車跑在路上,至少有500萬輛以上。其次要真的自己掌握VLA(視覺語言行動模型)這個基礎模型的能力。第三,你要有足夠多的錢去招募最頂級的人才,以及足夠的算力,有這三個條件。
總結:3年時間實現L4理想的野心不小!前面也說了,數據是最重要的,而數據的背后則是規模,這就意味著今后每年理想汽車都要實現高速發展,通過更大的規模不斷學習,完善數據,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這對于理想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