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系品牌、全球廣受好評、業內獲獎不斷、國內卻叫好不叫座,如果不加一個“純電車”的前綴來限制,第一反應是捷尼賽思的讀者們應該不在少數。但加上這個前綴之后,現代IONIQ 5 N這個答案則浮出水面。
2024世界年度性能車獎項、Top Gear2023年度汽車大獎、iF產品設計獎、被德國《Sport Auto》雜志評選為紐博格林北環賽道最快電動 SUV。
殊榮不斷,名譽等身。近日,我最終在上海天馬賽車場的專業賽道上,駕駛到了這臺尾部以濃烈的機甲風塑造出“高達”一般質感,電能激蕩的現代車型。
如今,我還能記起去年在現代N品牌賽道日里,伊蘭特N用極低的上手難度和視線、手感、輪胎三位一體的精準走線駕控,讓我感受到賽道樂趣的門檻被拉低以后,普通人也能在競速項目里收獲成就感。
盡管兩臺車的動力總成和車型定位都截然不同,但我無可避免的會在腦海里形成一層對比線:作為主打賽道性能的N品牌,旗下車型的駕駛風格、操控體驗有一致性,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但事實是:IONIQ 5 N有著非常高的可玩性、遠超伊蘭特N的駕駛難度門檻。以及,非常便于偽裝的家用/賽道分段式風格。
先說一下可玩性。IONIQ 5 N中國版有彈射起步、四活塞卡鉗、ESC 電控懸架、多種駕駛模式這些基礎功能,至少硬件程度上能夠支持你去做“動作”,再配合e-LSD、一體式驅動橋、模擬換擋、模擬聲浪后,有著較高的上限。
此外,這臺車還配有一個叫作“N Drift Optimize (N 漂移優化系統)”的功能,可以通過優化驅動力分配,模仿后驅燃油車的離合器反沖動作,讓IONIQ 5 N實現流暢的漂移動作。
聽上去是不是很棒?但在實際的賽道駕駛過程中,起初我先小試牛刀,并沒有全力給油和重剎——于是這臺600匹馬力的“猛獸”好像沒什么感覺,配上能夠模擬八速雙離合器變速箱轉速音效的N e-Shift和N Active Sound+,我真感覺像在開一臺燃油買菜車一樣輕松寫意。
然后我嘗試全力給油時,那感覺簡直就是“離譜”!基本在全力踩下“油門”踏板那一瞬間,我就覺得這臺車強大的性能已經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范圍。這里并不是說當時的車速超出了我的掌控,而是這個加速度讓我在車輛到達下一個彎之前,來不及調整剎車的力度,然后只能帶著一腳重剎。還好車輛底盤的極限很高,車尾略微帶著搖擺就過來了。
我當時腦袋里就閃過三個字:很掙扎,我是說自己的駕駛表現。
這意味著如果你是一個新手,想要在賽道上盡可能的刷出比之前更快的成績,就必須在刻度非常精細的剎車控制里好好把握臨界點,否則隨時到來的擺動和失控感勢必會導致不必要的剎車和方向調整來影響成績。
當然,這種case對于高手來說就是分水嶺,非常前置和明顯的動態車身反饋、豐富多樣的高水準配置、剛性超高的車身控制,這些都足以讓他們能組合出各種方法和路線來應對不同路況和賽道,以此用實力劃分出REG、PRO、和PLAYER的完整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