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半年過去了,現下看來,今年年初比亞迪對燃油車暴打一“拳”的長尾效應,到現在還未結束。
蓋世汽車注意到,趁著“618”的熱度,有合資車企借勢搞起了“降價促銷”。
6月18日,一汽豐田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即日舉行24小時限時特賣會。
其中,緊湊型SUV卡羅拉銳放售價9.98萬元起,限時綜合優惠3萬元;緊湊型轎車卡羅拉售價7.98萬元起,限時綜合優惠4.3萬元。
圖源:一汽豐田微博
價格一退再退
也就是說,曾經15萬左右才能買到的豐田卡羅拉,如今只要7.98萬元。價格跳水將近一半。
實際上,一汽豐田降價的不僅僅是上述兩款車型。
據悉,一汽豐田旗下的RAV4榮放、bZ3、bZ4X、亞洲龍等車型的終端售價早就“繃不住”了,均有不同幅度的降價,降價區間從5.5萬元—7萬元不等。
有消息稱,在北京地區,RAV4榮放的優惠幅度已經超過6萬元,花曾經兩驅低配的錢,如今可以落地四驅高配。
毋庸置疑,車企降價必然與急需提振銷量有關。然而,蓋世汽車發現,即使一汽豐田旗下車型價格連連“后退”,但銷量似乎仍然不盡如人意。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一汽豐田零售銷量54650輛,同比下滑21.9%,位列廠商零售銷量排行榜11名。今年1—5月,一汽豐田總體的銷量也呈下滑狀態,累計零售銷量26.05萬輛,同比下滑12.4%。
對比來看,今年4月,一汽豐田在汽車廠商零售銷量排行中位列第9名。
另外,卡羅拉作為一汽豐田的“明星車型”,其零售銷量成績帶頭下滑。今年5月,卡羅拉零售銷量僅為7693輛,較去年同期的17080輛同比下滑54.96%。
圖源:一汽豐田
快到單車“盈虧”臨界點?
今年3月末,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在2023年度財報發布后的業績溝通會上,拋出一個頗為大膽的預測。
他認為:“目前新能源行業已進入淘汰賽,2024-2026年是規模、成本和技術的決戰。未來3-5年,中國車市合資品牌份額將從40%降到10%,其中30%是自主品牌的增長空間。”
正如前文所述,當消費者可以用此前幾乎一半的價格購買一臺卡羅拉,這不禁讓人好奇,合資車企過去的利潤空間究竟有多大,以致于其能夠如此大幅度地降低價格來應對市場的變化。
對此,蓋世汽車分析師預測:“從單車角度來看,目前傳統燃油車合資車企仍具備成本優勢,現在還沒到虧損的地步,但估計快要到盈虧的臨界點,再降或許就難以招架了。”
此外,蓋世汽車觀察到,對于一汽豐田而言,其面臨的困擾還不止是降價的困擾。
據悉,在國內某汽車投訴網站,一汽豐田卡羅拉已經攀升到近30天投訴榜的第二位,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儀表臺開裂、部件老化以及服務相關問題。
根據車質網的信息,2023款卡羅拉存在大量有關顆粒捕捉器堵塞的投訴,占所有質量問題投訴的比例高達86.27%。
從相關投訴來看,這一問題主要集中在1.8L雙擎車型上。有車主投訴稱,自己頻繁遇到顆粒捕捉器堵塞的問題,一汽豐田廠家給出的解決辦法是“把檢測尾氣靈敏度調低”。
疊加近期豐田汽車“造假丑聞”持續發酵,再次挑戰了公眾對這家傳統車企的品牌認可。
6月18日,蓋世汽車獲悉,有消息稱,豐田汽車社長佐藤恒治在周年股東大會上就汽車安全及性能測試的違規行為道歉,承認對客戶及股東帶來擔憂及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