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至30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5)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以“夯實電動化、推進智能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共議汽車產業發展變革新路徑。東風汽車相關專家受邀出席并發言,分享了東風汽車探索產業新發展的思考和實踐,為中國汽車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CEO 盧放
東風嵐圖積極擁抱智能化“下半場”,將堅持自主正向開發、智駕“平權”、安全“平權”與開放合作,構建領先一代的創新能力,為用戶帶來安全、舒適、科技感的智駕新體驗,讓智駕好用、易用,讓用戶敢用、愛用,為用戶創造超越期待的價值,享有現代美好汽車生活。
東風汽車研發總院副院長 史建鵬
固態電池發展呈現產業鏈重塑、研發模式創新、技術路線清晰化、材料體系多元化四大趨勢,同時也面臨高性能電極開發、復合電解質膜制備、高穩定性界面構建、規?;a工藝優化四大技術挑戰。東風汽車自2020年下線首臺固態電池汽車以來,已在五省十市完成230萬公里實車驗證,創下全球紀錄,已構建固態電池數字孿生智能管控平臺,通過大模型技術優化配方設計、工藝制造和安全管理。固態電池不僅是技術競賽,更是產業生態的競爭,東風汽車愿與行業同仁攜手攻克技術難關,共同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領先。
東風全球造型設計中心執行總監 尼古拉斯·岳
中國市場以其日新月異的技術、豐富的文化資源、強大的社交媒體、全球最大的市場規模和快速的發展節奏,正深刻影響全球汽車設計。新能源汽車的興起促使設計注重用戶體驗,東風汽車緊跟趨勢,利用多元化的品牌格局,吸引不同個性群體,并以人機界面等新技術與客戶建立直接聯系。未來,為進一步提升競爭力,汽車主機廠應順應關鍵趨勢,將服務融入人機界面,通過場景創新商業模式,開拓出更多的行業可能。
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 蔣燾
東風嵐圖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為主線,推動制造系統各個環節和要素的解耦、整合、重構,實現全要素、全價值鏈資源的最優配置,將傳統制造的確定性控制轉向智能制造的適應性演化。東風嵐圖將持續探索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深度應用,充分挖掘“六大能效”提升機會,實現智能運營生態,賦能制造領域提質、增效。
“十四五”以來,在新的發展階段和競爭格局之下,東風汽車積極把握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堅定不移地推進新能源轉型,已完成新能源產品的全面布局,基本做到對平臺架構、動力總成等核心科技和核心資源的自主掌控,構建起多元化的品牌發展格局。
為致勝“智能化”下半場的競賽,東風汽車正加速形成端云一體、智能線控底盤、人工智能大模型、端到端智能駕駛等核心技術平臺,打造“三網融合”“五智一體”的“具身智能體”汽車,塑造未來汽車新形態。其中,擁有自我進化能力的全新一代天元架構是中國首個面向服務的中央集中式SOA電子電氣架構;以鯤鵬智駕系統為代表的智能駕駛產品全面進入L2.9級,躋身自主新能源車企第一陣營;2025年,東風汽車全系自主乘用車品牌車型將陸續完成DeepSeek全系列大語言模型的接入工作。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
中國汽車品牌已從學習者、跟隨者
成為重要的參與者、引領者
東風汽車將繼續發揮
汽車產業“頂梁柱”“壓艙石”作用
大力推進汽車產品
向新能源、智能化轉型
加快建設卓越東風和世界一流企業
持續為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