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動化、智能化不斷改變人們的出行生活,承擔短途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兩輪電動車行業也正在從“工具時代”進入“生態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從“誰的車更耐用,續航更強”,轉向“誰的生態更能滿足用戶的第一性需求。”
近日,國內兩輪電動車頭部企業綠源集團公布了其全新戰略,提出在保持產品制造優勢基礎上,逐步向出行服務領域延伸,全面推進“全場景輕出行方案”。
覆蓋出行使用全場景
綠源集團是中國內地兩輪車電動車供應商,專注于設計、研發、制造及銷售兩輪電動車。公開資料顯示,其總部位于浙江金華,下轄三大智能制造基地,分別位于浙江、廣西、山東。
2024年,兩輪電動車行業受宏觀經濟波動、產業鏈整治等因素影響,經營面臨較大壓力,行業整體銷量同比下降10%。在此背景下,綠源集團實現了全年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展現了穩健的發展勢頭。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持續變化和產品技術的不斷升級,電動自行車的價格結構發生了顯著改變。機構的研究調查顯示,從2015年到2024年,3000元以下車型的市場占比從90%下降至55%。這一變化反映了消費者對電動自行車品質、性能和功能需求的提升,低價車型逐漸失去主導地位。3000元以上車型的市場占比則從2015年的10%增長至2024年的45%。這一趨勢表明,消費者越來越愿意為高端車型支付溢價,尤其是搭載鋰電池、智能化功能和輕量化設計的電動自行車。
基于此,綠源集團宣布進軍以電助力車為代表的兩輪車高端市場,并戰略布局換電、租車、售后服務等電動車生態,構建了一套涵蓋“硬件+軟件+服務”的全方位、一體化出行解決方案。
綠源集團副總裁倪博原對《華夏時報》記者談道,隨著物聯網、AI算法、數字化電池、液冷電機等核心技術的快速成熟與規模化商用,如今的兩輪電動車市場,在技術迭代方面,正逐步將電動車從傳統的“機械代步工具”轉變為“智能移動終端”。在消費市場方面,用戶對產品智能化與使用便利性的關注度持續提升,“智能化功能”“多場景適配性”“服務生態完善度”成為重要關注點。
為此,綠源集團提出了“全場景輕出行方案”。“全場景,即涵蓋了用戶日常生活的所有可能的出行場景。這些場景包括但不限于日常通勤、休閑娛樂、戶外運動、家庭出游、短途旅行等。每一個場景都有其獨特的需求和痛點,綠源基于對這些場景的深入理解和精準把握,打造出了場景化的產品矩陣。”倪博原介紹道,這并非簡單的產品線擴展,而是以用戶為核心,深入洞察并圍繞用戶生活的各個場景。
例如,在日常出行場景,綠源推出了搭載液冷電機、數字化電池的“新一代液冷電動車”。不僅一次充電續航能夠突破百公里,而且在冬季也能保持穩定的續航表現,很好地解決了城市短途出行的續航焦慮問題;在運動場景,綠源開發了更加適合戶外健康出行的LYVA品牌,讓用戶在享受戶外健康運動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綠源產品科技感;在家庭場景,綠源則推出了超大空間和超強續航的MODA系列,無論是接送孩子上學、還是家庭周末出游,都能輕松應對,。
而生態化服務體系,則是綠源“全場景輕出行方案”的另一大支柱。據悉,綠源構建了以“3公里服務圈”為核心的生態化服務體系,在全國布局了13000家智慧門店。這些門店不僅提供電池租賃、上門維修等即時服務,還通過智能化的管理系統,實現服務的高效調度和快速響應。“要搶占兩輪出行‘軟硬一體’的生態制高點。”倪博原強調。
智能化成為新贏利點
中國電動車的保有量驚人。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突破3.5億輛,占全球總量的70%以上。在許多城市,電動車已成為通勤族的首選交通工具。北京交通大學出行研究中心發布的《2024年中國城市居民出行方式調查報告》顯示,在3—10公里的中短途通勤距離上,電動車的使用率高達42.3%,超過了公共交通的38.7%和私家車的32.5%。
盡管電動車在中國市場表現亮眼,但其固有缺陷也日益明顯。中國電動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2024年發布的《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調查報告》顯示,電動車存在三大主要問題:充電安全隱患、續航能力有限和全天候適應性不足。
這其中,充電安全問題尤為突出。2024年,全國因電動車充電引發的火災事故達3782起,造成直接財產損失超過4.5億元。公安部消防局局長張文通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強調:“電動車充電引發的火災已成為城市社區安全的重大隱患,亟需尋求技術突破。”
為了解決行業痛點,2024年12月3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組織修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正式發布,并將于2025年9月1日實施。新國標聚焦降低火災事故隱患和危害、減少交通事故風險,強化非金屬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要求,明確電動自行車使用塑料的總質量不應超過整車質量的5.5%。同時,增加電動機低速運行轉矩、空載反電動勢、電感值差異系數的要求,減小車輛最大制動距離。防范非法改裝方面,新國標完善了電池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另外,通過增加北斗定位、通信與動態安全監測功能,方便消費者實時了解電動自行車關鍵安全信息。
倪博原表示,在安全之外,智能化已成為各大兩輪電動車品牌提升產品競爭力的關鍵方向,從基礎的GPS定位、無鑰匙啟動,向更高級的智能互聯、車輛健康監測、智能防盜、智能輔助駕駛等功能集成的智能生態系統拓展。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安全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鵬林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新國標出臺后,市場正加速淘汰資質不足和運營能力弱的中小企業,提高了兩輪電動車市場的準入門檻。
“過往市場集中度不高的情況下,低價、無序競爭頻繁發生,在行業格局優化、中小企業逐步被出清之后,兩輪電動車市場集中度提升。從長期維度看,未來行業整體均價、盈利性有望得到改善。此外在新國標背景下,由于加裝北斗芯片,競爭轉向智能化程度更高、考驗產品力及設計能力的多維度競爭,智能化等附加因素將為企業提供更多盈利點。”何鵬林談道。
與此同時,據倪博原介紹,為迎接新國標,綠源已經做好了符合新國標的新車型、新材料、新工藝儲備,根據過渡期的設置提前安排好了產品切換的節奏。“在產能方面,2024年,綠源浙江、廣西、山東三大智造基地均入選工信部‘白名單’,重慶新基地(規劃產能200萬輛/年)已于2025年年初投產,為市占率的提升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