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集車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集車輛,股票代碼:301039.SZ)公布了2024年年度報告,向市場和投資者交出年度“成績單”。年報顯示,報告期內,中集車輛實現營業收入210.2億元(人民幣,下同),實現經營性凈利潤13.5億元,毛利率達16.3%,在手現金儲備達到58.0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21.9億元,同比提升22.4%;總資產與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分別達到226.9億元及143.8億元。此外,公司同期披露了2024年利潤分配預案為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28元(含稅),疊加中期已派發的現金紅利每股0.28元(含稅),2024年全年合計每股分紅0.56元(含稅)。
中集車輛這份年度“成績單”能打幾分?各項業務在2024年都有哪些亮點?請看第一商用車網的解讀。
圖為星鏈半掛車產品
全年銷售半掛車超10萬臺,多個市場營收連年增長
根據年報,中集車輛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10.2億元,凈利潤10.9億元。單從營收和凈利兩項關鍵數據來看,中集車輛2024年的表現“并不太好看”,不過細看一番,事實并非如此。
由上圖,中集車輛2024年營收出現下滑的主要原因顯而易見:由于北美半掛車市場需求自2023年下半年開始回歸常態,北美和歐洲業務回調導致營收下降。與之對應的是,除北美和歐洲市場外,中集車輛在全球其他區域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均是連續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中集車輛在各大銷售區域的毛利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其中中國市場、歐洲市場以及其他市場毛利率較上年均有所提升,分別提升了0.66個百分點、1.26個百分點和5.59個百分點,即便是出現下滑的北美市場,2024年毛利率也達到19.19%的較高水平(如下圖)。
第一商用車網注意到,中集車輛的兩大核心業務——全球半掛車和EV·DTB上裝業務在2024年分別實現收入149.5億元和30.3億元,占營收比重分別達到71.21%和14.44%,是中集車輛2024年最大營收來源,分別貢獻毛利26.61億元和1.46億元。
2024年,中集車輛共生產和制造了10.17萬臺各類半掛車,包括面向中國市場的5.81萬臺星鏈半掛車/雄起液罐車、銷往全球南方市場的1.82萬臺各類半掛車、面向歐洲市場的6808臺SDC半掛車/LAG液罐車,以及面向北美市場的1.85萬臺Vanguard GT Holding。其中,中集車輛2024年國內半掛車整體銷量同比上升12%,市占率達14.04%,連續六年保持全國第一。
與此同時,得益于新興市場高速發展,中集車輛在全球南方市場增長顯著,已進入50個國家和地區,呈現中東、非洲、東南亞市場“三超多強”的銷量格局,2024年營收提升6%,毛利率跨越式上升5.8個百分點;此外,2024年,中集車輛在歐洲及澳洲半掛車業務實現逆勢增長,歐洲業務毛利率逆勢提升2.4個百分點,澳洲業務市占率連續兩年躋身行業前六;在北美,半掛車市場需求從2023年的高位回落,銷售回歸常態,中集車輛通過積極完善治理架構,毛利率穩定在20.2%的高水平。
圖為銷往非洲的雙聯側翻半掛車
“星鏈計劃”+“雄起計劃”成果豐碩,加速演化成星鏈半掛車“全價值鏈”運營者
中集車輛董事長兼CEO李貴平在2024年新年致辭里提出,2024年,中集的第一要務是推動“星鏈計劃”,促進“三好發展”。從年度報告來看,2024年中集的“第一要務”的成果是豐碩的。
2024年,中集車輛通過“星鏈計劃”全面構建新質半掛車生產力,采用“減十加三”的方法優化核心資源配置,星鏈半掛車業務產能利用率創下五年新高,營收同比增長16.8%,銷量逆勢提升20.9%,毛利率提升至14.4%;產能利用率創五年新高,生產效率提升30%,人均產值大幅提升23%。與此同時,中集車輛的星鏈營銷力在2024年也在全面構建,通過中集燈塔和通華先鋒兩個面向國內市場的半掛車業務集團促進“星鏈年度車型”的價格體系,促進中集·陜汽三好發展的商業模式,銷量逆勢提升20.9%。
2024年9月,中集車輛啟動“雄起計劃”,以推動液罐車生產組織結構性改革,全面構建液罐車的新質生產力。目前,“雄起計劃”已順利完成構建期第一階段目標,借鑒“星鏈計劃”的成功經驗,采用“半山起步”方式,系統梳理LTP中心組織架構,明確生產網絡布局,并積極探索“星鏈計劃”與“雄起計劃”LTP中心的融合模式,初步構建了生產組織的“硬實力”與“軟實力”。此外,公司還參與起草并發布了《道路運輸食用油罐式車輛》企業標準,為國內食用油安全提供了保障。
“‘雄起計劃’將借助‘星鏈計劃’的經驗快速復制和學習,它的增長動力會在2025年體現出來。”中集車輛首席財務官占銳在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說。
值得一提的是,為應對全球地緣政治的各種漩渦,并提升長遠的競爭力,中集車輛有五大核心舉措,其中全球半掛車以“星鏈計劃”和“雄起計劃”為抓手,深度挖掘全價值鏈各個環節的價值是首要舉措。“星鏈計劃”精心定義半掛車業務全價值鏈的五個核心環節,推動公司實現星鏈半掛車“全價值鏈”的價值流閉環。
此外,重塑半掛車全球供應鏈;構建平行獨立的北美半掛車業務的治理架構;深化“好馬配好鞍”的商業模式,轉型成為新能源重卡底盤企業首選的“上裝委托加裝連鎖企業”;以及以“創新者”的精神,進一步推動中集·陜汽“三好發展”等舉措也在同時進行。
逐夢純電動頭掛列車業務,發力“好馬配好鞍”模式
作為行業中唯一一家能提供三大類DTB產品的企業,中集車輛在過去兩年一直在發力“好馬配好鞍”的商業模式,以年度車型為抓手,每年迭代一次廂體設計,將副車架更好地和重卡底架融合來大幅減重。
中集車輛“好馬配好鞍”商業模式實質上也推動了DTB·渣土車和DTB·攪拌車業務的生產組織結構性改革。2024年,中集車輛攪拌車業務側重點從“攪拌車的整車業務”向“攪拌車的EV·DTB”業務轉型。將洛陽·凌宇團隊和蕪湖瑞江兩個業務團隊合并,統一推出面向純電動重卡底盤的EV-DTB·攪拌車設計,統一接單、統一集采、統一生產、兩地交付,基本實現了“好馬配好鞍”的商業模式。2024年,中集車輛在西安、寶雞、駐馬店、洛陽、蕪湖和濟南等六個工廠共生產了1.25萬臺DTB·渣土車,7735臺DTB·攪拌車和5181臺DTB·冷藏車,實現總營收30.3億元,毛利貢獻同比大幅增長103%。
值得一提的是,中集車輛未來將逐夢“純電動頭掛一體化產品”,致力成為探索者、構建者和全價值鏈推廣者。中集車輛與戰略合作車企聯合開發的純電動頭掛列車(EV-RT)技術創新平臺在2024年取得突破。純電動頭掛列車J-RT1.0攪拌車已在西安批量投運,能耗降低37.7%;中集·陜汽“好牽掛”新能源車輛也在2025年2月份批量交付廣西崇左客戶,推動綠色跨境運輸體系建設的創新實踐。
按照規劃,2025年,中集·陜汽三好發展將進一步開發純電動頭掛渣土車(EV-RT 2.0-7A)和純電動頭掛攪拌車(EV-RT 2.0-攪拌車),并籌備在2026年推出智能化純電動頭掛冷鏈車和智能化純電動汽車零部件物流車,全面助力和擁抱“雙碳”戰略下的新能源浪潮。
積極開拓全球南方市場,從“跨洋經營”進化為“無國界企業”
近年來,“全球南方”日益成為熱詞。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商用車累計出口90.4萬輛,同比增長17.5%。根據IHS數據,中國向全球出口牽引車總量約15萬臺,其中以東南亞、中亞、中東及非洲為代表的全球南方市場占比達34%。
對于中集車輛而言,2024年是積極開拓全球南方市場的一年。以半掛車業務為例,全球南方市場共銷售1.82萬臺,占比達到17.92%(如上圖)。目前,中集車輛在全球南方市場銷售覆蓋廣泛,已合計進入50個國家和地區,呈現中東、非洲、東南亞市場“三超多強”的銷量格局。作為公司全球南方市場中的橋頭堡,南拳區域以泰國、越南、非洲等地為目標,在當地市場構建高質量銷售閉環運營模式,輸出產品組合、制造工廠和經銷組織,從而實現銷量的提升和業務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中集車輛正通過第三次創業,將“跨洋運營”進化為“無國界企業”。回顧過去二十年的發展,在第一次創業階段,中集車輛實現“生產→出口”的出海模式,在第二次創業階段,通過“跨洋運營,當地制造”的經營模式,歷經多輪演化,目前已在北美、英國、歐洲和澳洲等市場建立了成熟的當地法人治理架構和當地制造工廠,并持續完善治理架構,以及持續增強相關業務所需全球供應鏈的韌性。中集車輛在北美的控股公司Vanguard Global Holding(VGH)就已經被視為扎根于美國的“無國界公司”。
結語
從2024年度“答卷”來看,中集車輛第三次創業的每一步都走得很穩。展望未來,中集車輛正以“星鏈計劃”和“雄起計劃”應對半掛車和液罐車的內卷式競爭,加速演化成星鏈半掛車“全價值鏈”運營者;同時,通過第三次創業,將“跨洋運營”進化成“無國界企業”;以及逐夢“純電動頭掛一體化產品”,成為探索者、構建者和全價值鏈推廣者。
毫無疑問,2025年,又將是中集車輛穩步向上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