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曾經鼻孔朝天的奔馳C級,如今經銷商報價直接腰斬?銷售小哥抹著淚說:“再賣不出去車,我績效都要被扣光了!”
價格屠夫上線,奔馳殺瘋了
上個月還在糾結買凱美瑞還是雅閣的工薪族,這兩天突然被奔馳刷了屏——C200L官方指導價33.48萬的車,如今20.27萬開走;GLB從31萬門檻跌到17.98萬起;就連中產標配的GLC也猛砍14萬,30萬出頭就能摸到鑰匙。更離譜的是新能源車型EQB,35.2萬的車直接對半砍到17.6萬,第一批車主哭暈在車庫:“我36萬全款提的車,現在夠買兩臺?”
這波操作堪稱豪華車市地震。銷售私下透露,廠家給經銷商下了死命令:“虧本也得清庫存!”某4S店甚至玩起“買C級送一年保養”的絕活,周末試駕車都沒熄過火。
降價后的奔馳,還香嗎?
1.5T混動真能打?
新款C200L搭載的1.5T+48V輕混,數據看著平平無奇,實際一腳油門下去卻讓人直呼“邪門”。老車主試駕后吐槽:“比我那臺2.0T的老C級還竄!”電機扭矩填補讓低速跟車不再憋屈,高速超車時發動機聲浪也不至于聲嘶力竭。不過堵在上海內環時,表顯油耗瞬間飆到12L/百公里,銷售趕緊打圓場:“害,豪華車油耗高點才顯身份嘛!”
底盤偷偷進化了
要說這代C級最驚喜的,還得是底盤調校。老款過減速帶像被人踹了一腳,新款卻多了幾分“太極”的柔勁。前麥弗遜懸架看似平庸,實際在重慶山城劈彎時,方向盤回正力道恰到好處,再也不用擔心扭傷手腕子。不過遇到大坑洼時,后排乘客依然會被顛到靈魂出竅——果然,奔馳的“德味”只是收斂,還沒消失。
面子工程滿分,里子偷偷縮水?
拉開車門,金屬拉絲面板和64色氛圍燈依然撐得起排面。但伸手一摸,膝蓋靠著的部位已經換成硬塑料,老車主當場破防:“以前這兒可全是軟包!”后排空間倒是比上代寬裕,1米8大漢能勉強抬頭,只是中間地臺凸起依舊反人類,坐第五人的朋友建議自帶痔瘡墊。
降價背后的陽謀
奔馳這波“自刀”絕非心血來潮。某車企內部人士透露:“特斯拉Model 3降到22萬,蔚來ET5搶走多少客戶?BBA再端著架子,遲早被新勢力掀桌。”事實上,奔馳新能源車在中國市占率已跌至3.2%,再不降價怕是連展廳都要冷清到長草。
但降價真是萬能解藥嗎?有業內人士潑冷水:“三叉星標溢價就靠價格撐著,現在GLB賣得比CR-V還便宜,過兩年二手販子還敢收嗎?”更現實的矛盾是:老車主罵街,新車主偷笑,品牌忠誠度正在被價格戰一點點瓦解。
20萬的奔馳,到底值不值?
試駕當天,4S店當場簽出去兩臺單。提車的老哥眉飛色舞:“21萬買奔馳,開回村里比開奧迪A6還有面!”但懂行的朋友算了一筆賬:入門版C級連無鑰匙進入都要選裝,自動泊車更是想都別想。隔壁寶馬3系雖然貴3萬,但2.0T發動機和全系真皮座椅可是實打實的配置。
說到底,這波降價就像商場打折的過季款——LOGO還是那個LOGO,但細節處處透著妥協。要不要為車標買單?建議各位帶著老婆孩子去后排坐半小時,如果全家人能忍得了中間凸起,再掏錢包也不遲。
結語:豪華車的面子,還能撐多久?
奔馳這一刀砍下去,倒是給車市撕開一道口子:當BBA的價格防線被擊穿,二線豪華品牌是該跟風跳水,還是死守逼格?更值得玩味的是,那些沖著“20萬買奔馳”沖進4S店的人,最終有多少會轉頭提走一輛配置更高的國產新能源?
或許正如銷售小哥所說:“現在賣車就像談戀愛——先把人騙進門,剩下的靠緣分。”只是不知道奔馳這場“降價愛情”,到底是短暫邂逅,還是長相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