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機場集中聯控中心,隨著工作人員輕觸遠程控制臺啟動按鈕,包頭機場4號登機橋、通遼機場7號登機橋開始自行移動,僅用時50多秒便精準完成了登機橋與飛機的全自動靠接。登機橋全自動靠接的完成,標志著內蒙古機場集團無人駕駛登機橋集中聯控模式進入試運行階段。
據悉,該模式通過L4級自動駕駛技術,在行業內首次實現多機場、多設備、超遠距離的無人駕駛登機橋集中聯控,這一突破性技術標志著無人駕駛登機橋運行模式邁入新階段,有力推動了智慧機場建設。據介紹,該模式打破了行業內現有的“一對一”模式,即一個控制臺控制一條自動駕駛登機橋,創新打造集約集聚平臺,建立“多機場、多橋集控”模式,通過人工智能、高精度傳感器及遠程通信技術,實現一名運行控制員可監控多個機場、多條全自動駕駛登機橋靠接飛機。首批次集中聯控的機場包括包頭機場、通遼機場、呼倫貝爾機場和烏蘭浩特機場。
據了解,該模式采用的關鍵流程引導系統、運行任務調度分配方法等核心技術及首創的“沉浸式管控座艙”等創新成果,將安全與效率提升至新高度。目前,相關技術已申請3項發明專利及1項實用新型專利,正在申請歐洲和中東地區專利,在登機橋自動駕駛領域展現“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