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紅星資本局探訪位于北京首鋼園的“2025中國科幻大會”會場。據了解,2025中國科幻大會將于3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首鋼園舉辦,系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平行論壇之一。
本屆大會,首鋼園四高爐2層展廳將作為開幕式和科幻星球盛典使用,1層展廳舉辦潮幻奇遇季、科幻生活節和科幻市集,南廣場設科幻機甲展。
紅星資本局在現場看到,首鋼園正在進行緊鑼密鼓的最后籌備與演練,多個仿真人形機器人能完成踢球、跳舞、微笑、眨眼、打招呼、提起物品、制作咖啡等動作,還有一機器人能運用于工業制造領域。
機器人在制作咖啡 紅星新聞記者 曾漢/攝
睿爾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態運營總監崔豪稱,制造領域有一些重復性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去完成,在重復、無聊且需要標準化的場景中,就需要機器人來替代。
現場還有舞蹈演員在零重力魔方下跳舞。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王之綱稱,魔方可以自由上升、下降、旋轉,并且魔方里面是氦氣,重量非常輕,也比較安全。王之綱表示,整個表演融合了智能技術、影像技術,是將藝術和技術結合在一起進行創新,希望借此來表達未來人與人工智能的共同發展。
在人形機器人數據訓練中心,多個機器人正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進行訓練,它們模擬洗塵、澆花、按摩、清理桌臺、拿起水瓶等。
人形機器人數據訓練中心負責人張欽鋒說,訓練員使用背腹式設備、VR設備等,通過這些設備來控制機器人完成任務,完成任務時系統會記錄手臂、底盤、末端執行器等數據。數據在記錄完成后,會有人員進行數據的標注和審核,確保所得數據是高質量的數據。
張欽鋒稱,他們會根據模型的效果和掌握的數據,來動態調整每個訓練員應該操作的內容,人形機器人每天訓練內容可能不一樣,例如今天抓起水瓶、水杯,明天抓起毛巾、紙巾等。
訓練員在訓練機器人 紅星新聞記者 曾漢/攝
張欽鋒表示,目前在這個空間大概布署了100臺人形機器人,計劃在今年產生超百萬條數據,通過這些數據來驅動模型的迭代,推動整個行業,讓人形機器人更快走入千家萬戶。
據了解,2025中國科幻大會以“科學夢想 創造未來”為主題,設置開幕式、專業性論壇、賽事類活動、產業促進活動和群眾性活動等5個板塊30余場活動,同期還將舉辦2025北京科幻嘉年華。
明天舉行的2025中國科幻大會開幕式,將融合虛擬現實XR、裸眼3D、沉浸式空間投影等技術,結合高清晰度渲染影像,在虛與實的交互、光與影的交織中營造身臨其境、創新無限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