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寶馬集團宣布與阿里巴巴集團深化戰略合作,基于阿里通義AI大模型,聯合開發AI引擎,將應用于中國市場的寶馬新世代系列車型。值得注意的是,AI大模型“上車”加速,其服務不僅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與消費者密切關聯的領域,大模型也深入到汽車設計、生產、銷售等多個環節。

此次寶馬集團與阿里巴巴的合作,主要聚焦在AI大模型、智能語音交互等領域。基于通義大模型和斑馬元神AI,全新BMW智能個人助理將采用寶馬與阿里共同開發的AI引擎,其將精準意圖捕捉,提升復雜指令解析的能力,升級人車交互的新體驗。全新BMW智能個人助理將搭載于中國生產的BMW新世代系列車型上,預計2026年在中國市場交付。
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表示:“阿里通義大模型,助力寶馬打造更智能的AI體驗,這是推動AI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的一次創新探索。”
阿里巴巴自2015年與寶馬集團開啟合作,10年間,雙方在數字化領域協同合作,從電商、云計算、智能網聯、車載導航,延伸到智能座艙、語音交互、AI大模型等領域。
在此次與寶馬集團合作之前,小鵬、極氪、零跑、智己等汽車智能座艙已接入通義系列模型。其中,智己汽車攜手阿里巴巴旗下斑馬智行、餓了么等板塊行業首發“IM AIOS生態座艙”,將于今年4月正式進入落地階段。
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AI大模型重要的落地場景。今年年初,汽車企業曾掀起擁抱DeepSeek的風潮。理想汽車宣布旗下人工智能助手理想同學App,全面接入DeepSeek R1&V3 671B滿血版,并實現與理想自研MindGPT大模型的雙向自由切換。吉利、比亞迪、奇瑞、東風、長安等20多家車企也宣布接入DeepSeek模型。
從各家車企公布的信息來看,目前多數車企選擇將大模型接入至旗下車型的智能座艙當中,提高座艙的智能化水平,特別是用于提升交互體驗。
以DeepSeek、通義、文心為代表的開源模型,為車企能夠在短期內快速接入提供了便利條件。相對于自研大模型,接入成熟的AI大模型,使車企在算力需求、高制成的芯片需求等方面的壓力減輕,在算力成本方面的投入也會降低。
其實AI大模型上車并不只是智能座艙一條路徑,目前大模型已經深入到汽車行業價值鏈中的各個環節。例如在汽車生產制造環節,寶馬、奔馳、通用等國外車企均利用大模型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其中,豐田將GenAI技術應用到汽車設計環節,通過數字原型來模擬真實世界測試,使工程師能夠在開發早期識別和解決潛在設計缺陷。戴姆勒-奔馳則利用ChatGPT工具高效整合開發、制造、客戶體驗等領域的質量數據,加快車輛缺陷的識別和分析。